:::

為何孩子睡不好? 睡眠問題六大症狀報你知

小兒部神經科 楊明道醫師  

為何孩子睡不好?   睡眠問題六大症狀報你知(相關圖片)     眠對兒童相當重要,若睡眠問題長期未經治療或改善,可能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認知學習。
   
家長何時該懷疑寶寶有睡眠問題
1. 行為性兒童失眠:
寶寶拒絕上床、床上花很多時間才能入睡、或者夜晚入睡後卻不斷醒來哭鬧。
2. 睡眠期呼吸障礙/睡眠呼吸中止:鼾聲明顯、甚至偶有呼吸中止現象、淺眠/容易驚醒、睡覺翻來覆去/大車輪轉、睡覺張嘴呼吸、口乾、夜間醒來上廁所、早上起床後還是覺得有睡沒有飽、頭痛;此外,兒童若有睡眠呼吸中止時,日間也常表現注意力不足、過動。
3. 睡眠週期障礙:夜貓子、整個日夜顛倒或者整個日夜週期混亂。
4. 猝睡症、嗜睡症:白天常打瞌睡、甚至直接睡著;偶爾分不清現實和夢境;部份病人笑或情緒激動時會突然無力。
5. 不寧腿、睡眠週期性肢動:休息時容易腿痠、腿不動不舒坦、睡不安穩。
6. 異睡症:多夢、夜驚、夢遊、說夢話、睡眠時拳打腳踢。

睡眠門診可能會安排哪些檢查?
* 睡眠日記:
兒童睡眠問題常常是一個詳細、連續一週以上(包含週末)的睡眠日記就可看出問題所在。一個好的睡眠日記記載上床時間、關燈時間、實際入睡時間、起床時間(自己醒來,或是家人叫醒)、午睡時間。因此家長若能在看門診前,先記錄好至少一週以上兒童的睡眠日記,會幫助醫師提早診斷兒童睡眠問題所在(如圖一)。
* 腕動計(actigraphy,像手錶戴於兒童手腕上,如圖二):當然有時候,例如兒童睡睡醒醒、睡眠期破碎,家長無法整天觀察兒童,或是無法配合記錄兒童睡眠時間等,睡眠日記無法準確地記錄,也可以自費租借腕動計連續配戴一週以上,再回醫院由軟體分析兒童清醒睡眠週期。
* 睡眠多重生理監測檢查(polysomnography,俗稱睡眠檢查):晚上來醫院睡眠中心報到之後,技術員便會幫病人裝上各種電極和感應器,包括:頭皮上貼腦電波電極、雙眼外側貼眼動圖電極、鼻孔裝上呼吸氣流感應器、下巴和雙腿貼上肌電圖電極、胸壁貼上心電圖電極、胸部和腹部各上呼吸運動感應綁帶,最後手指夾上血液氧氣感應器。由此可知,全身幾乎貼有各式電極和感應器,以這樣的睡姿,不是很舒服。因此睡眠檢查必須有理由才安排,不是所有有睡眠問題的病人都需要接受睡眠檢查,常見需要安排睡眠檢查的兒童睡眠疾病包括:打鼾、睡很久白天還是常打瞌睡、或是睡覺時兩腳動個不停以及夜間睡眠時出現奇怪行為。
* 居家睡眠檢查:針對不方便配合至醫院睡一晚、或者等不及醫院睡眠檢查排程、睡眠週期異常(日夜顛倒)、或者會認床在醫院睡不好的患者,也提供居家型睡眠檢查,家長可租借機器回家,檢查後隔天交回醫院。不過居家睡眠檢查需自費,此外,此檢查屬篩檢等級,精確度不及醫院中施行的正式睡眠檢查。
* 日間多次入睡檢查:針對懷疑白天嗜睡/猝睡患者,檢查前一晚充份睡眠後,隔天白天至醫院進行每2小時入睡,共五次入睡檢查。
* 腦電波檢查:針對臨床表現懷疑癲癇時,初次會安排例行性腦電波檢查,施測大約1小時內可以結束,檢測清醒加睡眠期的腦電波。倘若兒童無法於檢查室自然入睡,必要時會給予適量鎮定劑誘導兒童入睡。此外,倘若例行性腦電波檢查正常,而臨床上仍有懷疑癲癇可能時,還可以進一步住院進行結合攝影長時間腦波監測。結合攝影長時間腦波監測必須住院中進行,第一天下午住院之後,技術員便會幫兒童頭皮貼上腦電波電極,長時間記錄腦電波,並開始進行即時同步攝影,有任何「怪異」行為出現時,便可比對該行為當時腦電波有無異常放電。進行結合攝影長時間腦波監測時,兒童可以在病房內自由活動,正常吃喝睡覺(圖三)。

醫師叮嚀
     初步檢測完才能正確診斷,給予適合的治療及介入。此外,兒童有良好的睡眠習慣和臥室環境,才會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能讓兒童白天注意力、學習力保持在最佳狀態。兒童睡眠障礙確實是存在的,長久以來被家長、老師,甚至是醫師忽略,面對白天打瞌睡、不專心的兒童,不能總以懶散不愛念書責罵。即早就醫,正確診斷,即早治療矯正,才能幫助兒童,避免問題累積愈來愈多,被歸類為問題學生。
  家長懷疑家中兒童有睡眠問題,歡迎至本院小兒部楊明道醫師門診時段掛號諮詢。

小兒部神經科 楊明道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癲癇診斷及藥物控制、兒童發展遲緩及早期療育、學習障礙(包含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 、兒童睡眠問題、頭痛、妥瑞氏症、一般兒科常見疾病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235&&DoctorID=87600

為何孩子睡不好?   睡眠問題六大症狀報你知(相關圖片)

 

圖一、睡眠日記

 

 


為何孩子睡不好?   睡眠問題六大症狀報你知(相關圖片)

 

 

圖二、腕動計和睡眠清醒週期分析

 

 

為何孩子睡不好?   睡眠問題六大症狀報你知(相關圖片)

 

 

圖三、結合攝影長時間腦波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