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衛教資訊

阻生智齒

口腔顎面外科

阻生智齒--最常見的埋伏齒

◎埋伏齒的診斷與處理
  根據統計,埋伏齒發生率,依序為下顎第三大臼齒、上顎犬齒、上下顎第
二小臼齒、上顎正中門齒。所謂的埋伏齒是指末萌齒(包括阻生齒),乃因空
間不夠而無法自然長出的牙齒,但不包括有足夠空間而未達萌發時間之未達萌
發永久齒。
  經過詳細診斷後,按其情況的需要,選擇下列的方式來處置:
1. 拔除埋伏齒
2. 將埋伏齒暴露後再矯正牽引
3. 使埋伏齒自動萌發。

現分別略述如下:
1. 拔除埋伏齒:
牙根尚未形成,或已形成但為畸形或嚴重彎曲之埋伏齒,不適宜作矯正,或是
留之有變成惡性的機會,最好將之拔除。
2. 將埋伏齒暴露後再矯正牽引:
埋伏齒經診斷可有良好之預後,可以手術使其暴露,再以矯正將之牽引至理想
咬合位置。
3. 使埋伏齒自動萌發:
經由拔牙,或將後牙往後移位,使有足夠之空間讓未萌齒自動萌發。

◎埋伏齒可能使鄰近健康牙齒發生牙根吸收
  常見一個健康的牙齒因為鄰接埋伏齒而發生牙根吸收,為了預防牙根之吸
收,常需藉拔除埋伏齒來達成。
  牙根吸收是一種病理之程序,可能因為矯正、骨炎、牙根管過度充填、囊
腫或腫瘤及未萌發之鄰接牙而產生,但特異之牙根吸收可能並沒有特定的原因
,或許壓力是造成牙根吸收之最主要原因之一,而埋伏齒對鄰接牙根壓力也可
造成吸收。然而,發炎常被認為是更進一步造成吸收之原因。
  前面說過,下顎第三大臼齒(智齒)是最常見的埋伏齒。那麼智齒該不該
拔除?在談到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要了解,人類一共有三十二顆恆齒,其中第三
大臼齒,由於是在十八歲左右智慧初成時萌發,所以也叫「智齒」。智齒是否
阻生,是與齒槽骨空間大小有關。原始人類下顎骨寬大,咬合肌功能發達:加
上所吃的食物非常粗糙,不但使咬合面磨損,也使得牙齒鄰接面耗損,當牙齒
向前移動後,使得齒槽骨有相當空間容納智齒的萌發,故絕少智齒阻生或不正
的現象。
  反觀今日,一般人總喜歡食用精緻食物,使得牙齒磨損程度不若往昔,牙
齒往前移動的空間相形減少;再加以現代人下顎骨不似原始人突出,更使得智齒
無足夠的空間生長,因此智齒阻生的機率便很大了。
  
◎智齒一定要拔除嗎
  如果智齒發生下列毛病時,便要考慮拔除:一、智齒生長位置不正,導致
食物堆積而常發炎,形成所謂「牙冠周圍炎」;二、智齒埋伏在骨頭中,擔心
約百分之一可能會有囊腫病變;三、智齒阻生,致使相對顎牙齒過長、與臨近
牙縫間易塞食物,造成鄰牙慢性牙周炎可能。如果智齒排列很正,咬合均勻,當
然不會隨意拔除。
  
◎手術拔除智齒的可能併發症與對策
  通常處理阻生智齒的方法是手術拔除,在手術中常遭遇許多困難和併發症
,諸如:腫痛、細菌感染和牙關緊閉,其他如下唇或舌頭的感覺麻痺、齒槽骨
發炎、臼齒掉入組織間隙等也偶有所聞,智齒的拔除在年輕病人是比年長者適
當。因為隨著年紀的增長,骨骼變得更緻密更礦質化,因而較脆且多孔性,也
就是說骨骼變得失去彈性,這往往增加手術的困難度。此外,年長者因有較長
的癒合過程,致使問題可能變得較為嚴重,這些都增加手術的操作時間和複雜
性,也增加合併症的發生。
  如果不小心傷到神經,在年長者,神經受損較不易恢復。年長者作智齒拔
除似乎也較易得到齒槽骨炎。手術過程,年長者在生理、心理上都較難適應,
也較覺不適。年長者新骨形成緩慢,第二大臼齒近智齒處的手術後缺骨處不易
恢復。這樣的骨骼缺陷極易引起牙周問題。此外,年長者較常罹患全身性疾病,這些對智齒的拔除過程,都是較為不利的因素。
  以上這些困難雖可因手術前的正確診斷,如由x光片觀察牙根和下顎神經管
的解剖位置,以及對手術過程的週詳評估而加以彌補,然而前提是要有口腔顎
面外科專科醫師的精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