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賽特氏病 (Behcet’s disease)
貝賽特氏病 (Behcet’s disease) 又稱貝西氏病或白塞並,主要的表現是口腔反覆性的潰瘍,也屬於一種可能侵犯多種器官的自體免疫疾病(即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身體而產生疾病),好發於絲路周邊的民族包括日本、韓國、中國,中東和南歐。
流行病學
好發於年輕男性,但也有女性患者,因為相當罕見,台灣詳細的盛行率不明。
臨床表現
貝賽特氏病主要的表現是口腔反覆性的潰瘍。此外重要的表現也可能包括陰部黏膜(男性為陰莖、陰囊,女性為陰唇)附近反覆性的潰瘍,眼部的葡萄膜炎病變(視力模糊,畏光,眼睛痛,眼睛紅等),皮膚的病變 (有的如同青春痘,有的會有下肢腫痛的結節性紅斑)或關節的酸痛。更為罕見的表現包括動靜脈栓塞,無菌性腦膜炎,副睪炎,腸道潰瘍等等,表現可說是千變萬化。病友除了大部分有口腔黏膜的潰瘍外,其他的表現不一定全部會出現。
檢驗
本疾病並無特異性的檢驗,診斷主要靠臨床表現,然而首先應該排除單純皰疹的可能性。此外可以利用實驗室檢驗,了解身體內發炎的程度,以作為用藥參考。另外,如果使用針頭在皮下注射,針頭所通過的地方有時候會產生發紅的現象 (Pathergy 測試陽性),也是診斷這種疾病的重要依據。
治療
因為其特別的好發部位,所以常常讓人聯想到性傳染病,但是貝賽特氏病其實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不會因接觸而傳染,民眾也不需避諱,應該盡快就醫尋求協助。貝賽特氏病也是屬於健保的重大傷病之一,就醫費用可以得到政府的減免補助。病友應注意生活簡單,避免勞累,不要隨便使用號稱會增強免疫力的食品或藥品。因為貝賽特氏病的病人只是免疫失調,並非免疫力低下,不可隨便增強免疫功能。此外,醫生所使用的藥物也該準時服用。常見的藥物包括秋水仙素、促進循環之藥物、類固醇以及免疫抑制劑等等。在藥物使用的過程中,如有不舒服,要盡快對醫師反映,以作必要之調整。
結語
自體免疫疾病,往往有慢性反覆發作的特性,但是病友們不需驚慌。對病友們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增加對疾病正確的認識。只要在疾病的部份病徵出現時,能夠及早理解該病徵也可能是屬於貝賽特氏症的一部份,儘早尋求醫師的協助,就可以將病情做良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