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衛教資訊

無痛胃鏡及大腸鏡 及各項健康檢查注意事項

健康管理中心

國內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居國人癌症率之首,平均每33分鐘就新增一位大腸直腸癌病患,要及早發現與治療,必須定期做健康檢查。而所有篩檢工具中又以大腸鏡最為精準確實,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做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查。
為了讓內視鏡檢查時,可以看的更清楚,必須進行相關臟器的清空,這可是攸關內視鏡檢查的成功關鍵,因為如果有太多雜物,將會影響醫師檢查時的視野,進而影響檢查的成效,像是做胃鏡之前,必須先禁食一段時間,讓胃裡沒有食物;同理可知,進行大腸鏡檢查的前幾天必須清腸,以減少不必要的排泄物遮蔽視野。檢查前則由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前評估,了解1. 手術經驗? (請詳述部位及年份) 2. 做完檢查1週內有無出國的行程3. 目前服用慢性疾病的藥物4. 有無服用抗凝血藥劑5. 是否有氣喘、中風、心臟方面的疾病6腎功能是否正常7. 有無呼吸中止症的問題8. 打針吃藥是否曾經過敏9. 收集身高、體重資料,紀錄BMI(身體質量指數)10目前服用保健食品項目11是否懷孕(女性回覆)12並請受檢來賓做好完整低渣及清腸準備,檢查前則由醫師進行麻醉評估,一旦確認麻醉風險低,就能開始進行麻醉,當受檢來賓接受完麻醉睡著以後,就能將內視鏡從肛門進入檢查,通常會有1到2位的醫師進行,在檢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腸道裡有息肉,就會以內視鏡前端的電刀,進行切除動作,並且以止血夾加以止血,有的時候則是看到疑似腫瘤組織時,則可以立即進行切片動作,取出後則會送去化驗,來協助醫師判斷屬於良性腫瘤或惡性腫瘤,完成內視鏡檢查後,受檢來賓即回到健檢恢復室等待清醒,由麻醉護理師確認完全清醒沒有異狀後,再接著做其他健康檢查的項目或更衣準備返家。
大腸鏡檢查前的腸道準備工作
(一). 檢查前一週 : 為確保體內組織細胞水分充足,請依國健署建議,每天補足
1500~2000c.c.水份。若為便祕體質者,請醫師提前使用軟便劑,以利後續排便順利。
(二). 檢查前三天: 為降低糞便體積,減少腸中殘渣,以確保腸道清空,能清晰診斷,提
升鏡檢品質,限用低渣或無渣飲食。
1.建議之食品:「三白食物」白稀飯,白麵條,白吐司,白饅頭、蛋花湯,去皮魚肉…等。
2.不宜之食品:任何高纖、高蛋白食物、奶製品 (如:青菜、水果、肉類、豆腐、麵筋
、起司、奶製品…等)、色素較深之飲料(如葡萄汁,胡蘿蔔汁,甜菜汁,
西瓜汁等)及油煎油炸之食物。
(三). 檢查前一天:
1. 晚上6:00後僅限無渣流質飲食:運動飲料+水(1:1)稀釋後服用、粥湯\肉湯
\魚湯\菜湯、無渣飲料\無渣果汁。
2. 晚上6:00配合衛教單及影片說明,正確服用第一劑清腸劑 ,喝完藥液後1小時,陸續補充1250~2000c.c.水份,以確保清腸效果。
(四).檢查當天:
上午5:00或距離檢查前5小時,再服用第二劑清腸劑,喝完藥液後半小時,
陸續補充1000c.c.水份。
遵照上述方式喝完二劑清腸劑,補充足夠的水份及完成排便,做好檢查前的清腸準備很重要。將腸道排泄物清乾淨,內視鏡檢查才能揪出病灶。
大腸鏡檢查之後的注意事項
在進行內視鏡檢查之後,仍不能大意,尤其如果檢查過程有進行切片或切除息肉等行為,最怕的就是出現異常出血不止的問題,因此受檢來賓回家後必須注意,是否有排泄物變黑的情況,排泄物變黑很可能表示有異常出血,一旦發現異狀,就要立即回醫院檢查與處理。
對於接受內視鏡檢查的器官,在檢查後也要減少它的負擔,最好吃柔軟低渣及流質的食物一天後,再慢慢恢復正常飲食,切勿暴飲暴食,另外,有切除息肉者在檢查之後,也要避免一周內搭乘飛機並減少拿重物、激烈運動的動作。
其他健檢項目注意事項
項目 檢前評估及諮詢確認等注意事項
抽血 空腹8小時
糞便檢體 24小時內採樣
腹部超音波 空腹8小時
自律神經檢測 避免檢查前4小時喝咖啡或茶
電腦斷層檢查 心臟血管有動過手術嗎?是否有甲狀腺亢進病病?是否有氣喘問題及使用噴劑治療?是否有過敏病史?
磁振造影檢查 是否有植牙?(若有,請問是否已固定?)有氣喘嗎?是否有裝心律調節器、人工瓣膜等其他醫療電子儀器?
乳房磁振造影檢查 選擇生理期後7至10天為健檢日為宜
正子斷層造影 檢查前確認血糖值
健康檢查就是在健康無症狀之下做身體檢查,為的是提早發現疾病或潛在的危險因子,進而治癒或延緩致命的病因。可做健康狀況評估是否有潛在疾病,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減少疾病加重的機率,並了解自我身體機能,進而採行正確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以確保健康。本中心精選組合多種組套,請至網站http://depart.femh.org.tw/HMC/查詢,走人生健康的幸福路,健康管理中心誠摯的希望與祝福每一位朋友們都擁有健康的體魄與多采多姿的人生。建議大家體認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花點時間來照顧身體,「健康是一種習慣」需要身體力行,定期的健康檢查習慣若能越早養成,加上健康的生活模式,健康就越容易擁有。提醒大家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守護自己也守護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