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281期
  • 2023年4月

談兒童新冠腦炎

小兒部心臟科 王柏元醫師  

談兒童新冠腦炎(相關圖片)  COVID-19改變了世界,雖然目前「與病毒共存、回歸日常」是各國的生活目標,但對許多人來說,要回到疫情前的日子,真的很困難。在2022年5月香港、台灣卻出現了不尋常的健康兒童腦炎重症,讓家長們相當擔心。本文就新冠腦炎重症跟大家簡介此病,並提醒若家中寶貝得到新冠病毒需注意的地方。

新冠病毒如何引起腦炎?
  新冠病毒可感染呼吸道細胞造成大家熟知的呼吸道症狀,但如何引起腦炎目前尚在研究中。瑞典的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腦部會表現更多病毒的受體,尤其神經症狀嚴重的病人表現更多,故新冠的神經症狀有可能是病毒直接入侵腦部。另外,腦炎的原因也可能是免疫系統失調引起,因新冠腦炎病人的腦脊髓液常驗不出病毒,但身體及腦部發炎卻相當嚴重,免疫系統可能在感染後大舉活化產生免疫風暴,攻擊了自己的器官造成發炎;另有一種情況是病毒和免疫細胞沒有進入腦部,但免疫系統分泌的物質破壞了腦部的屏障,進一步使腦部細胞受到損傷。

  新冠腦炎的表現有多種症狀,包含:癲癇抽筋、意識混亂、頭痛、清醒程度改變、搞不清楚人事時地物(失定向感)等,嚴重的可能腦水腫造成腦部功能喪失甚至死亡。新冠腦炎的病程可以十分快速,從有症狀送醫到嚴重腦水腫可能不到一天的時間,對家屬和醫護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

新冠病毒併發急性腦炎前驅症狀
  既然病程如此快速,是否有前驅症狀可以讓家長觀察以即早警覺呢?根據台灣兒科界各醫學會及疾病管制署共同編修的「兒童 COVID-19 併發急性腦炎臨床治療暫行指引」,有以下前驅症狀家屬可在家注意:體溫大於41度、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步態不穩等。體溫大於41度可能重症,不是因為41度燒壞腦部,而是腦部受損、失去調節體溫功能,造成體溫衝破41度,意識不清、昏睡、嘔吐、肌躍型抽搐等都跟腸病毒重症前驅症狀重疊,代表腦部功能受損。

新冠腦炎治療
  可用藥物包含抗病毒藥瑞德西偉 (Remdesivir)、抗發炎藥物包含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與細胞激素IL-6拮抗物安挺樂 (Tocilizumab),以上藥物是否適用,由醫師判斷。另其他一般腦炎照護,如血鈉、腦壓控制等,也是照護重點。新冠腦炎預後個體差異大,目前尚未有大型統計研究,有些人可回到幾乎正常狀態,有些人留下後遺症,另有些人不幸死亡。

新冠腦炎個案說明
  本院於2022年5月收治一位2歲女童,過去身體健康,在疫情時在家發燒了一週後至本院急診就醫,在急診時燒到42.1度並發生了10分鐘的癲癇,癲癇在給予藥物後停止,但意識沒有恢復,於是收到加護病房。

  在加護病房做腦脊髓液檢查沒有發炎細胞,但蛋白質濃度過高,在給予瑞德西偉、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安挺樂、類固醇等藥物後,意識仍然沒有進步,於是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腦部深處的視丘、橋腦等區域有受損跡象(如圖一圈圈處),符合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病變的診斷,這種病雖然發炎細胞沒有入侵腦部,但免疫系統分泌的細胞激素卻會破壞腦部,造成腦部局部壞死。診斷確立後決定給予類固醇脈衝治療,在病人生命徵象穩定後轉到一般隔離病房接受復健,可自行進食後出院,但出院時語言能力仍未恢復,也還沒恢復行走能力。

  但小孩潛力無窮,出院數週後回診,小女孩幾乎完全正常,可在診間自由行走、講話、笑容滿面,除了讓我們心中大石放下,也驚嘆於兒童身體的恢復能力和潛力。

結論
  新冠腦炎雖有些悲傷的案例,也有如上敘述令人欣慰的例子。但大多數的腦炎患者都能痊癒,即使有出現認知障礙、感官異常等後遺症,也多數能在半年的追蹤期內恢復正常。如兒童染疫時,家長在家時應注意重症前兆,需要即時配合治療,讓大家一起為孩子的健康努力。

小兒部心臟科 王柏元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一般兒科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川崎症、小兒心律不整、胸痛、暈厥、小兒心臟超音波、小兒重症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236&&DoctorID=97896

談兒童新冠腦炎(相關圖片)

 

 

圖一、腦部深處的視丘、橋腦等區域有受損跡象(如星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