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拍痰的重要性
壹、拍痰的重要性
病童因為較無咳痰能力,所以常因感冒、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導致咳嗽很久都不會好。由於痰液積於肺部深處,此時除靠醫生開的化痰藥之外,更要靠拍痰改善,否則即使有適當的止咳化痰藥,也會因痰液的累積,而逐漸發生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
貳、目的
配合姿位引流的重力原理及改變身體姿勢,使黏附在支氣管壁的濃稠痰液因受震動鬆脫而容易排出。
參、拍痰的原則
一、拍痰時間:
喝奶、吃飯前至少一小時或飯後兩小時以上,每次拍10-15分鐘,一天至少拍3-4次。特別是洗完澡後,因為洗澡時會吸到熱蒸氣,更容易使痰液稀釋,促進痰液排出。
二、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者,宜於使用藥物後20-30分鐘進行拍痰,有益痰液排除。
三、拍痰技巧:
(一)、勿直接扣擊皮膚,以免造成不舒服。但怕影響拍痰效果,勿讓病童穿著太厚重的衣服,可穿一件至二件薄衫,冬天則注意室溫勿太冷避免著涼。
(二)、讓病童趴於床上時,臉部需朝向照顧者,以方便觀察病童在拍痰過程中是否有不適情形。若有發?、嘔吐等異常現象,則立刻停止。
(三)、可墊枕頭或棉被於病童下腹部呈現頭低腳高的姿勢。家長雙手手指併攏,然後手掌彎成碗狀或用拍痰器,以適當力道拍出“ㄅㄡㄅㄡ”有節律的扣擊聲,扣擊時力量不要太輕否則無法有效鬆動痰液。
(四)、每一部位扣擊3-5分鐘。注意扣擊的禁忌位置:胸骨、乳房、腹部、腎臟、胃及兩側腰部。
(五)、平時多喝溫開水,可使痰液變稀,以利痰液排出。
肆、姿勢引流:
病童拍完痰後,如能繼續維持頭低腳高的姿勢引流,約15-20分鐘可經由姿勢的改變並藉助重力幫助痰液由肺的深部引流至較大的呼吸道,以助痰液咳出體外。除了改善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也可減少肺部感染。
肆、諮詢服務電話
(02)7728-1457(門診治療室)
(02)7728-1340(門診兒科衛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