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生署統計,癌症已連續26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2007年全台逾四萬人死於癌症,較前一年增加2300多人,增幅達6%;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癌症發生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位居15歲至24歲族群的第三死因,在25歲至44歲的壯年族群更躍居第一大死因,對國人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早期腫瘤不但沒有感覺,想要在身體完全沒有任何不舒服時就要找到它們的確不容易,最新的影像檢查醫學科技:包括超音波掃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磁振造影檢查,可以幫助我們找出感覺不到的早期腫瘤,提升治癒率。
   國人每四人就有一人死於動脈硬化相關疾病,但可怕的是動脈硬化早期完全沒有症狀,等到血管管徑逐漸狹窄至70%,症狀才開始出現,但此時,腦中風、心肌梗塞已如影隨行,隨時可能引爆;據統計,每10人中發生心肌梗塞送到醫院前3-4人沒有症狀,要預防生命無常,生涯中應有預防勝於治療的健康規劃。現代人忙碌,對身體出現的症狀不以為意,往往演變成嚴重的病例,避免猝死的案例發生,一定要積極防治才行。
   為超越民眾在預防醫學的需求,本院對偵查疾病的功能不斷推陳出新引進最新設備,使疾病的診斷時機大幅提前,先進的影像檢查對器官有絕佳的診斷價值,有利重大疾病的預防與早期發現;檢查目的為了評估器官健康狀況、偵查病灶、篩檢疾病,作為有效健康管理,裨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升治癒率,做好健康維護。健康檢查後對警訊需要採積極健康管理,依醫師建議,定期追蹤檢查、接受進一步治療、調整生活作息型態或改變生活環境。
   健康促進須專業管理,想達到健康促進的目的,首先要能定期掌握身體狀況,健康檢查就是採最科學的方式,依健診數據結果,將每位受檢者的健康狀態分五級管理:Ⅰ:該器官系統目前無異常發現,請您定期安排健康檢查。Ⅱ:該器官系統有輕微變化,您可參加相關衛教課程。Ⅲ:該器官系統有異常或疾病,若有症狀請回門診追蹤治療。Ⅳ:該器官系統有異常或疾病,請定期回門診追蹤治療。Ⅴ:該器官系統有異常或疾病,宜立即回門診檢查或安排追蹤治療。發現受檢者處於第五級已罹病須立即治療者,健康管理師則立即以電話與當事人聯絡,並協助掛號,馬上安排進階檢查及治療;第二級至第四級的亞健康受檢者,透過健康管理資訊系統建檔,監測個人健康趨勢的變化,透過專業分案管理,健康管理師定期訪談互動,並依個人健康促進需求,提出最適切的改善目標與建議,例如:血糖或血壓值雖然都在正常範圍,但膽固醇與體重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經健康管理師分析,瞭解受檢者須進行體重控制,積極減重並搭配適度運動,對於已罹患或未罹患的疾病都有莫大的助益,體認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健康管理不但要趁早更要做的好,定期的健康檢查習慣若能越早養成,健康幸福就越容易擁有。誠摯的希望與祝福每一位朋友們都擁有健康的體魄與多采多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