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尿知多少?

腎臟內科 陳宜君醫師  

蛋白尿知多少?(相關圖片)       「生,我的健康檢查報告說我有蛋白尿,這會不會很嚴重?會不會影響我的腎臟功能 ?」這是不少初次踏入腎臟科門診的人心中的疑惑。

蛋白尿定義
        人體藉由尿液排出許多代謝產物以持體內平衡,而「尿蛋白」也屬於正常尿液成分之一。一般來說,尿中排出的總蛋白量正常值約小於每日150毫克,以Tamm–Horsfall蛋白(一種由腎小管產生的醣蛋白)為主要排出蛋白,約占50%以上,其餘組成以白蛋白為主,約占20%;當總尿蛋白數值超過正常範圍就可能有臨床意義。

暫時性蛋白尿
        一旦蛋白尿數值過高,就代表腎臟功能一定異常嗎?這個答案是否定的。人體尿蛋白排出量會受到飲食、藥物、生理情況等諸多因素影響,當人體處於某些情況下導致腎小球(腎臟製造尿液的基本單位之一)過濾量、壓力改變時就會使尿蛋白增加,例如:發燒、懷孕、泌尿道感染與結石、高蛋白飲食、高強度運動、鬱血性心臟衰竭等都可能會導致蛋白尿的增加;另一種常見的蛋白尿是較易在青少年時期發生的姿勢性蛋白尿,患者會因為站立性的活動而增加尿中排出的蛋白量;這些種類的蛋白尿大多都是良性的,每日尿蛋白的總量多數小於1克,並且,當成因解除後會自行恢復,不會長期影響腎臟功能;相對來說,若患者出現大量的、持續性的蛋白尿,則可能與腎臟病變有關,需要進一步檢驗、追蹤。

蛋白尿的成因、診斷與治療
        腎臟形成尿液過程,簡單來說,是先由腎小球過濾血液,過濾後的液體流經腎小管各段,由腎小管再吸收有用物質與排除廢棄物,最後形成「尿液」,匯集於集尿管系統排出人體;這段過程中,任何一個製造尿液的環節出現了異常,都可能使蛋白尿增加。

       像是腎小球疾病就是常見的蛋白尿原因之一,這類疾病的尿蛋白大多會比較大量,通常會超過每日1克,臨床上可能會伴隨著水腫、低白蛋白血症或腎臟功能持續變差,代表性疾病如腎病症候群、腎絲球腎炎等,這類的疾病通常會需要「腎臟切片」來決定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後續治療方法;腎小管受傷、功能受損也會使尿蛋白增加,這類疾病的蛋白尿嚴重度會通常會比腎小球疾病輕,像是范康尼氏症候群、藥物或休克導致的急性腎小管壞死等都屬此類;此外,若患者因特定的疾病而使血液中的蛋白超量,那尿中排出的蛋白自然也會隨之增加,多發性骨髓瘤就是代表性疾病,以多發性骨髓瘤為例,此一疾病最終會需要骨髓切片才能證實,確診後則是針對多發性骨髓瘤給予藥物治療,只要此一疾病受到控制,蛋白尿就會改善。

        蛋白尿成因眾多,需查明病因才能對症下藥。於檢查方面,包含基本的臨床症狀與身體檢查,評估是否有水腫、呼吸異常、特殊的紅疹紅斑...等做系統性的整體評估,並依照相關症狀安排所需要的生化血液檢查;尿液分析與尿蛋白數值檢驗也屬於檢查項目之一,可藉此評估尿蛋白程度,以及是否合併血尿、尿路感染、尿糖等;此外,患者的過去病史、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控制程度與近期使用藥物等都可能會影響尿蛋白指數,都須納入衡量;在做完基本檢查、藥物調整後,若病患仍有大量的、持續性的蛋白尿,或是伴隨不明原因的腎功能持續惡化,無法由一般檢驗得知病因時,則須考慮接受腎臟切片做病理分析來確定病因。於治療方面,根據蛋白尿的成因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舉凡慢性疾病的控制、藥物的調整更動、飲食生活型態調整等都可能為蛋白尿治療的良方,須依不同患者的情況來調整。

結語
        每位病人蛋白尿的成因、臨床意義與治療方式都不太相同,患者若有疑慮時,可尋求醫師協助以做完整評估與相對應治療。

腎臟內科 陳宜君醫師網頁介紹連結
專長:急性與慢性腎臟疾病、泌尿道感染、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蛋白尿、血尿、一般內科疾病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205&&DoctorID=9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