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立體定位導航腦內視鏡切除精準安全

神經外科 李振豪醫師  

3D立體定位導航腦內視鏡切除精準安全(相關圖片)       著醫療科技及手術技術的進步,外科醫師可以在越來越小的傷口下來進行操作,除了同樣能移除病灶外,更能減少周邊正常組織的破壞,達到所謂的微創手術,快速恢復。在神經外科,微創開顱手術也是目前的趨勢,但因顱骨不似皮膚有彈性及空間可供牽引,微創開顱常常也造成手術顯微鏡及器械使用上的困難。為此,內視鏡也開始逐漸被應用於微創開顱手術上,演化出了現有的腦內視鏡手術。
  

 
內視鏡手術的優勢

* 光源可深入手術部位,不需為了確保外部光源照射,而需撐開足夠大的空間,造成周圍組織缺血或損傷
* 內視鏡鏡頭能較靠近病灶,有更清楚的影像及更高的放大倍率
* 有多角度的內視鏡頭可供更換,增加手術視野範圍及切除率。

內視鏡手術目前主要應用領域
* 腦下垂體腫瘤手術
         腦下垂體位於蝶鞍部,在鼻腔的後上方,負責調控人體賀爾蒙之分泌,包括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刺激素、生長素、泌乳素、濾泡刺激素、黃體生成激素、抗利尿激素、及催產素。腦下垂體腫瘤就是由腦下垂體衍生而來的腫瘤,為常見的良性顱內腫瘤之ㄧ,約占顱內腫瘤的10-15%。腫瘤本身可造成賀爾蒙分泌異常上升(功能性腫瘤),或因腫瘤本身體積造成周邊構造壓迫,產生神經學功能缺損,如視野狹窄、視力模糊、正常腦下垂體功能低下等。除了部分有內分泌功能且體積較小的腫瘤,可以嘗試使用藥物治療外,若為非功能性,或體積較大造成周圍神經構造壓迫者,手術仍提供較佳的腫瘤控制。
  
3D立體定位導航腦內視鏡切除精準安全(相關圖片)

 

圖一、多角度提供寬廣的手術視野
圖片來源: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omplex Intracranial Lesions, 2021

 


* 顱底腫瘤手術
       常見為腦膜瘤或聽神經瘤等,若位於前顱窩底部,則手術方式類似腦下垂體腫瘤,可在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下精準開顱。若位於後顱窩,則可在小開顱下協助深遠處的腫瘤切除。此外,隨著顱底修補技術的進步,腦脊髓液滲漏等過往較常見的併發症,也可以減少到5%以下。
  
* 深部腦內腫瘤或腦內出血
        深部腦內腫瘤或腦出血,在過往常因需要切開許多正常腦部,才能接觸到病灶,且術中因無法直接看到病灶,在探查病灶部位時,可能因方位的偏差,造成正常神經構造之破壞。現在,在微創管狀撐開器的使用下,輔以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融合神經纖維造影技術(tractography),能盡可能避開重要之神經構造,在內視鏡協助下,達成腫瘤或血塊之切除。

  
3D立體定位導航腦內視鏡切除精準安全(相關圖片)

 

 

圖二、腦內腫瘤微創手術示意圖
圖片來源:doi:10.7759/cureus.1012

 


  
* 顯微血管減壓手術(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此疾病為腦部血管過度曲折導致周圍腦神經之壓迫,主要症狀為三叉神經痛或半側顏面痙攣,可透過1.5-2cm之顱骨穿孔,於內視鏡下,確認及分離造成壓迫之血管,除能確實確認腦神經受壓迫處外,也能因內視鏡多角度鏡頭的運用,減少小腦及腦神經之拉扯。
  
* 腦室內或腦室旁腫瘤手術
        腦室位於腦部最中間,負責製造及存放腦脊髓液,如同深部腦瘤切除,可透過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從安全路徑,經由一個1cm以下直徑的腦室造口進入腦室,在腦室內視鏡確認下,完成腫瘤切片或囊腫/腫瘤切除之手術。
  
* 水腦症手術
        水腦症分為交通性水腦及阻塞性水腦,若為交通性水腦,代表腦脊髓液吸收功能不佳或腦脊髓液製造過多,通常需要植入引流管,將腦脊髓液引流到身體他處協助吸收。但若為阻塞性水腦,則可透過腦室內視鏡,行第三腦室造口術,讓腦脊髓液繞過阻塞之部位,順利分流到可吸收腦脊隨液之部位。此外,若因腦室內感染或出血而造成腦室沾黏,形成多處隔間,也可利用腦室內室鏡打通隔間,減少引流管放置數量,但術後仍有機率再次沾黏,可能需反覆手術。
  
        除了上述較常見之應用,腦內視鏡目前也可配合術中螢光血管攝影或螢光腫瘤攝影,來進行腦血管或特定類型腫瘤手術。於部分頭部外傷造成之顱內出血,也可使用內視鏡輔助行微創手術。

        整體來說,腦內視鏡微創技術的發展,為神經外科開顱手術開啟了新的篇章。對於腦實質外的腫瘤,例如腦下垂體瘤或顱底腦膜瘤等,腦內視鏡可以免除或大幅度減少腦部牽引所造成的傷害。

       對腦內腫瘤,內視鏡配合微創管狀撐開器,據文獻更能降低腦神經纖維傷害30倍以上。高度放大倍率及清晰的影像,能提供醫師更細緻的操作,保存病灶周邊正常構造,減少出血,縮短恢復時間,更能減輕因大開顱後所造成顱骨變形的心理負擔。雖然目前仍有部分顱內腫瘤以傳統開顱為優,但相信不久的將來,醫療科技的發展與手術技術的精進,一定會讓許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結語
       亞東醫院神經外科於2005年開始使用腦內視鏡手術,目前主要使用之腦內視鏡,為2019年購入之Full-HD內視鏡,更於2021年新增新型腦室內視鏡(Lotta?)及4K高畫質3D內視鏡,皆為國際內視鏡大廠Karl-Storz所製造。3D內視鏡除了內視鏡的優勢外,更能提供手術醫師立體的成像,而非平面的影像,讓景深能更明顯,增加器械操作上的流暢度及安全性,目前於胸腔鏡、腹腔鏡也都有很好的表現,提高治療的成效。

神經外科  李振豪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腦血管疾病(腦中風、腦動脈瘤、動靜脈畸型)、腦部及脊髓腫瘤、腦下垂體腫瘤、微創開顱手術及腦內視鏡手術、頭部外傷、水腦症及其他神經外科疾病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282&&DoctorID=9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