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跨領域醫療團隊合作照護訓練

教學部 、一般醫學內科、腎臟內科 董奎廷醫師  

淺談跨領域醫療團隊合作照護訓練(相關圖片)       於一般民眾,大家在求醫過程都希望遇到最優秀、最親切的名醫,能夠解決自己或家人之病痛。 筆者從小就很喜歡看籃球,因此先藉由一個籃球的比喻:1990年代NBA的公牛隊,雖然有一個超級明星球員喬丹(Michael Jordan),後來能夠讓球隊贏六屆總冠軍還是為隊友中有另一個得分暨防守主力(Scottie Pippen),願意好好防守的球員如籃板王(Dennis Rodman)。

以病人為中心之照護為圭臬
         每一位醫師、醫事人員都希望可以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之照護」,針對每個病人的最切身需求提供照護,對症下藥,能夠緩解病人的病痛。一個成功的治療不只是把症狀緩解或把傷痛控制住,而要針對每一個病患提供全人照護。 全人照護包含身、心、靈、社會的需求。在21世紀的醫療場域,醫療科技及治療迅速之發展、疾病的複雜度增加、人口老化及家庭結構之變遷等因素,都是讓治療更加困難的地方。
    
近年來在安寧療護更提倡「五全照護」
* 全人照顧:身、心、靈之完整療護
* 全家照顧:以家屬為中心之照護
* 全隊照顧:醫師、護理師、藥師、各職類治療師、宗教人員及志工等
* 全程照顧:即伴病人行至臨終,家屬悲傷輔導
* 全社區照顧:將照顧病人延伸到全社區,含長照、居家服務等

跨領域醫療團隊合作照護訓練
  很顯然上述內容不是一位在優秀的醫師能夠獨單完成的。在2002年美國醫學研究就提倡要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醫學,需要具有在跨領域團隊中的核心能力。台灣近15年來的醫師訓練,運用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所提出現代醫師應具備的六大核心能力。這當中的制度下之臨床工作、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都強調一位醫師要能在團隊中與成員合作,並且與其他成員有良好的互動。亞東醫院近年來努力爭取了多樣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如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等。在這些認證中的第一章首要看的就是團隊運作與管理。
  
  然而,在忙碌醫療業務中,如何會有時間去做不同成員的訓練,更何況是跨領域之訓練?簡單的答案是跨領域合作在我們的工作日常隨時就在發生,而從醫學院的見習、實習、再來就是進到畢業後訓練過程,都需要再三的強調跟落實。以醫院住院病人為例,一個病人從住院當下,就會由醫師、護理師進行初步評估,一起針對病人主要問題訂制治療計畫。起初的評估過程就有可能發現有藥物、營養的問題,就啟動相關團隊會診或聯絡。在病人經歷一場手術或疾病,在康復過程中或開始準備出院時,更有可能有行動不便,出院後之照護或安置等問題。
  
  家屬經常問醫師:「請問我爸爸(媽媽)的管路(鼻胃管、尿管等)可不可以移除? 他需不需要戴氧氣?需不需要做復健? 可否申請重大傷病? 身心障礙?長照資源?」,在這過程中,可借由復健相關治療師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熟悉氧氣之呼吸治療師、出院準備服務護理師、連結社會資源的社工師,一一來協助跟解決病人與家屬之問題。各職類會及時溝通,並且也在病歷上紀錄相關建議。在醫院的各醫療單位,專科病房都會定期舉辦相關會議,讓年輕住院醫師或學員報告,另外也邀請各職類人員參與,一起針對個案討論治療方針及學習彼此所擅長照顧之領域。
     
        為推廣團隊之合作,近年來本院也透過每月一次「全院全人跨領域討論會」,邀請各科報告該科案例,並且邀請相關職類專家,分享各領域治療方式。每一場會議約有50-100位各職類學生、學員、住院師/資淺治療師參與來共同學習。藉由資深主治醫師指導開討論會,示範跨領域團隊合作精神及精髓。在每個月的會議討論需跨團隊或複雜案例之議題,如糖尿病足截肢後重建、高位脊髓神經損傷之呼吸照護、癌症病人之身體跟心靈重建等議題。 教學室也把這些案例收集成教案集,提供未來的學員可以參考學習。 
  
總結
         提供以病人為中心醫療照護,需要由醫師與各職類的治療師,其他團隊成員,才能夠提供最好的治療。回到一開始的比喻,我們需要的不是一位獨秀的明星球員,而是一個懂得合作、完備的團隊,提供每一位病人及家屬最優良、最切實的醫療照護團隊。

教學部 、一般醫學內科、腎臟內科 董奎廷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205&&DoctorID=87954

淺談跨領域醫療團隊合作照護訓練(相關圖片)

 

一般醫學內科跨領域討論會 (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安寧共照師)

 

 

淺談跨領域醫療團隊合作照護訓練(相關圖片)

 

 全院全人跨領域討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