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婦懷孕末期最關切的議題就是何時該入院待產,她們期待能在適當時機到產房住院生產,但過早入院又害怕被拒絕(圖一)。為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措施,若是產婦的子宮頸無顯著變化,應留在家中而不需急於入住待產單位,才能避免不符合住院標準或是過早入院的情況。最適當的入院時機是產程的活動期,也就是第一胎孕婦有規則的3-5分鐘陣痛一次,第二胎(含)以上產婦7-8分鐘規則陣痛或是破水即可入院待產。
本院為準父母量身訂製辦理母乳支持團體課程「入院待產時機教育」
        有鑒於此,本院為準父母量身訂製辦理母乳支持團體課程「入院待產時機教育」,每年約有200位產婦及家屬一同前來參加,這些課程規畫能提前了解生產過程及生產環境、生產產兆的認識以及來院待產的時機、或是生產時的減痛分娩,都有麻醉科團隊以及婦產照護團隊詳盡的解說(圖二),課程中還包括實際的體驗,讓爸爸們能實際躺上生產檯體驗生產的情境、並且換上產婦哺乳衣體驗和寶寶的皮膚接觸、甚至運用模擬寶寶來學習包尿布、運用乳房模型練習手擠乳等。除此之外,還有產科衛教師一對一的衛教指導,協助婦女於孕產期間對於「生產後該如何餵養我的寶寶」、「在獲得醫療人員提供完整的資訊以及協助下,產婦住院期間是否要實施親子同室」都能有諮詢的機會,讓猶豫不定的產婦及家屬能獲協助,亦可增進母乳哺餵成功,增加產婦的自我效能與滿意程度。
本院生產照護
        本院生產照護採不剃雉、不灌腸、不長時間裝置胎兒監視器,避免非必要的醫療措施介入,允許產婦能自由下床走動,鼓勵準爸爸陪產。待產期護理人員提供產婦生理與情緒上的支持,除同理、鼓勵及讚美,也給予實質促進舒適的方法,如:深呼吸放鬆、冥想、播放音樂、按摩、下床自由活動、生產球使用及姿勢改變,促進產程進展,降低產婦產程待產時間,減少因產程遲滯剖腹產的發生,並主動邀請陪產家屬一起參與,使分娩成為家庭中有意義且可共享的經驗。生產過程中,醫療團隊會隨時注意產婦的舒適感受,避免過早向下用力,減少生產期間的體力耗損與產後疲憊。
新生兒的照護
        新生兒出生後立即會以溫暖的布巾拭乾羊水,使用預熱的包巾包裹,以棉質的帽子覆蓋住新生兒的頭部,避免新生兒低體溫的發生,並協助產婦於產檯上執行產後親子皮膚接觸,讓母嬰能安靜、從容地享受彼此的陪伴並試著觸摸著彼此,當新生兒出現主動尋乳需求時,護理人員會協助第一次的母乳哺餵。
產後的照護
        產後,當產婦生命徵象穩定,宮縮、惡露量正常時即轉至產後病房休息,產後哺乳會依據產婦的選擇來協助新生兒的哺餵,以及是否執行親子同室。若產婦有哺乳、泌乳、新生兒餵養的問題,除了臨床護理師可以立即協助之外,本院也設有泌乳指導員可以提供產婦一對一的指導。住院中的產婦都可以依據個人需求進行線上預約。今年起,我們也囊括了出院返家的媽媽們,若返家後有哺乳相關問題,都可以採線上預約服務,至今已有百位產婦在泌乳指導員的協助下順利哺乳及排除乳腺管阻塞的問題,減少產婦的生產疲累,增加及延長哺餵母乳的意願。
結論
       從產前、產中、產後,本院都提供連續性的照護服務,讓婦女能安心的生產以及對育兒方式有信心。因此亞東用心的為準爸爸媽媽量身訂製「生產體驗營」(圖三),讓產婦於產前可以獲得正確訊息,經由醫療團的分析與說明,大大的降低生產的焦慮,生產再也無後顧之憂。

 
圖一 、入院待產時機說明   
 
             

   
圖二 、 麻醉科醫師解說生產時的減痛分娩
 
 

 
圖三  、生產體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