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捲起衣袖,羞澀不再 談常見皮膚疾病用藥

藥學部 陳詩育藥師  

捲起衣袖,羞澀不再   談常見皮膚疾病用藥(相關圖片)  面對即將來臨的炎炎夏日,隨著漸漸捲起的衣袖,您是否也更加留意到自己平常的皮膚狀況呢?是否也希望皮膚能完美無瑕的展露?以下將介紹幾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及用藥,其實大多數的狀況,只要對症下藥,按時服藥,都能使疾病得以控制,症狀得以緩解,讓病人找回自信,現在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痤瘡
  俗稱「青春痘」,好發於青少年時期,但其實是各年齡層都可能會有的困擾。主要成因為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孔不正常角化,過量的油脂無法排出,堵塞在毛囊形成「粉刺」,當粉刺無法被代謝掉,經過不當累積而引起的皮脂發炎反應,就形成了痤瘡。除了上述的主因外,很多的內外在壓力也有可能促成痤瘡的形成,如:日常生活壓力、荷爾蒙分泌、刺激性食物、物理性刺激等,用藥方面就會依照嚴重程度來選擇外用藥膏或口服藥品。

痤瘡常見的藥品介紹
* 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 :外用藥膏

  痤瘡桿菌為一隻討厭多氧環境的細菌(厭氧菌),過氧化苯可以經皮膚的氧化還原作用釋放出氧原子,生成不利於痤瘡桿菌生存的環境,以達到抗菌的目的,同時可以降低刺激性游離脂肪酸的濃度以減少粉刺的形成。須注意的是過氧化苯具刺激性,因此常見的副作用可能會產生皮膚乾癢、脫屑、紅斑或搔癢刺激等症狀,建議小面積且薄擦於患部,另外也因其具漂白作用,應避免接觸衣物或頭髮等,院內品項為雅若凝膠。
  
* 抗生素:外用藥膏、口服藥品
  藉由抗生素殺細菌的特性來對抗痤瘡桿菌,在青春痘的治療上被醫學證實是有效的,常見的外用藥膏為克林達黴素(Clindamycin)和紅黴素(Erythromycin),1天塗抹一到兩次,常會合併前述的過氧化苯一起使用以增加療效,院內品項為若蘭仙施面皰凝膠(Clindamycin)。而口服抗生素會用於中重度的青春痘病人,治療上會持續一段時間,所以須遵照醫囑完成療程以避免抗藥性的產生,首選藥物為多喜黴素(Doxycycline) ,建議儘量避免同時服用奶類製品或制酸劑以免影響吸收,用藥期間也請避免陽光直射。
  
* A酸:外用藥膏、口服藥品
  A酸為維生素A的衍生物,具有活性,可以影響人體細胞的增生和分化,也能減少皮脂腺的油脂分泌,降低發炎反應,調節毛囊。此類藥品具光敏感性,因此外用藥膏建議於晚上塗抹,並於白天做適當防曬,院內品項為蒂膚麗凝膠(Adapalene) 。口服A酸因為具全身作用性,副作用較多,通常針對嚴重性痤瘡的病人才會使用,需特別注意的是其具致畸胎的潛在危險性,所以婦女於治療期應避孕,並應在治療完成後和醫師討論多久後懷孕才比較安全,另外亦不可捐血,院內品項為羅可坦軟膠囊(Isotretinoin) 。

蕁麻疹
  為自身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過敏性皮膚疾病,當接觸到過敏原,身體會釋放組織胺及細胞激素等,導致皮膚血管擴張,引起局部發癢、發熱和組織腫大等症狀,且可依照持續發作時間區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蕁麻疹大多會在數小時內自行消散,但若症狀反覆發作超過六週則為慢性蕁麻疹,除了過敏原之外,藥物、食物、內外在因子也有可能誘發。治療首要目標為找出可能引發的因子並避免再次接觸,在藥物治療上第一線為二代口服抗組織胺以緩解搔癢。若服藥後二到四週仍有症狀才會考慮後線治療,包括將二代抗組織胺劑量調高、使用生物製劑(Omalizumab)或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另外,在急性發作期可考慮使用類固醇,並隨症狀緩解逐漸停藥,最多使用10天。

酒糟性皮膚炎
  酒糟又名為「酒渣」或「玫瑰斑」,為一種好發於臉部的慢性皮膚炎,症狀出現時,患者臉部常出現紅、腫、熱、痛感,也因臉頰泛紅,看起來像喝酒過後,所以稱為酒糟,實際上並非只與酒有關係,日曬、抽菸、刺激性食物、不當皮膚用品及遺傳等都可能誘發疾病產生。造成此疾病的確切原因,醫學上目前沒有直接的定論,所以常依照病人不同的臨床表徵給予相對的治療藥品,如:Metronidazole、Clindamycin、Erythromycin、維生素A等外用製劑。

肝斑
  屬於常見黑斑的一種,也就是一種黑色素沉著斑出現於顏面的皮膚病,好發於中年女性的顴骨、面部兩頰,斑塊多呈不規則斑狀且分布對稱,常見可能誘發黑色素沉積的原因如:紫外線暴露、荷爾蒙變化、情緒壓力、藥物影響、皮膚用品使用不當等。臨床治療上以三合一的退斑藥膏作為首選,成分含類固醇、對苯二酚(Hydroquinone)及外用A酸,其中最主要的治療成分為對苯二酚,可以抑制黑色素的轉化,消除黑斑的效果,但也因此刺激性大,所以需經過醫師處方評估過後才可開立,切勿自行使用。院內三合一品項為宜斑淨乳膏(Cleanfleck),建議於睡前使用,起床洗臉後應使用潤膚霜,用藥前後,若懷孕、準備懷孕或哺乳,也請主動告知醫師,同時須使用防曬劑並避免曝曬於日光,若出現嚴重刺激反應或皮膚變藍黑色,應儘速回診。保存方面請冷藏於2-8℃,開封後也建議冷藏。

藥師小叮嚀
  上述常見的皮膚疾病除了遵循醫囑使用藥品治療以外,日常生活上的正確清潔保養、飲食以清淡為主,以及適時運動排除體內毒素,都可以有助於減少皮膚狀況的惡化。

資料來源
1.藥品仿單
2.UpToDate線上醫學資料庫
3.社團法人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