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揪初癌症及五癌篩檢 揪您挺健康

家庭醫學科 陳彥廷醫師  

揪初癌症及五癌篩檢 揪您挺健康(相關圖片)  許多癌症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而容易讓人忽略,等到身體產生警訊時可能為時已晚,惟有透過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可阻斷已經發生變異的細胞發展為癌症,以提升自身存活率。

乳癌: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
  乳房X光攝影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及早期乳癌,是目前實證上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適合45歲以上無症狀婦女之乳癌篩檢(二等親有乳癌家族史,可提前至40歲)。檢查過程中放射技師會以壓迫板緊壓乳房,以獲得最清晰的影像,並能減少輻射劑量,所以可能會有些疼痛感。乳房X光攝影檢查結果若無異常,持續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若是有無法確定診斷之變化,醫療院所會通知輔以其他檢查;若有疑似良性變化,會請您於6個月至1年進行追蹤檢查。


子宮頸癌: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六分鐘護一生」)
  政府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進行1次子宮頸抹片篩檢,只要是有性經驗的婦女,尤其是早婚、生育子女多、性伴侶較多者,更應特別注意,請至少每3年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過程大多不會感覺疼痛,採檢過程會將擴陰器置入陰道口,再以小刷子在子宮頸上刮取少量剝落的細胞塗抹於玻片上,經染色後透過顯微鏡檢查揪出可疑的癌細胞。


大腸癌: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國健署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由於早期大腸癌可能完全沒有臨床症狀,透過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當檢查結果為陽性時,就需要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以便確認是否有大腸瘜肉或癌細胞。
 

口腔癌: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服務對象為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者)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者)之原住民每2年1 次。醫師會在診間目視檢查口腔黏膜,查看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灶。檢查結果若為陰性,就要持續每2年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但檢查結果若是陽性,醫師會轉介到耳鼻喉科或口腔外科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認是否為口腔癌。


2022年7月新增「肺癌:每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首位。肺癌個案的死亡率高,存活率低,主要與診斷的期別有關。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能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服務對象:(1)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有血緣關係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2)具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備註:吸菸「包-年」定義:平均每日吸菸包數*吸菸年數(例如:雖然現在已經戒菸了,但之前有吸菸時,平均每天吸1包菸,共吸了30年;或每天吸2包菸,吸15年,以此類推)】,以上二者若有吸菸情形,應同意接受戒菸服務。


結論
  目前實證醫學皆證明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存活率。主要5種癌症篩檢與國人死亡率的實證資料顯示,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者,定期每2年1次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6%口腔癌死亡風險;國際研究指出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可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

  使用政府免費提供的簡單檢查,就能有效揪初癌症,敬請民眾多加利用五癌篩檢。

家庭醫學科 陳彥廷醫師
專長:慢性病控制、一般疾病診療、預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