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12%,其早期症狀包括水腫、頻尿與夜尿、小便起泡等。由於症狀不明顯,病人很難自我覺察,往往都是到了末期,出現明顯症狀時才前往就醫;因此定期檢查,早期發現並接受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
        慢性腎臟病的定義為腎臟結構或功能出現異常,且持續達三個月以上,例如腎絲球過濾率(GFR)低於60 ml/min/1.73m2,或是尿液出現微白蛋白尿(定義為白蛋白與血清肌酸酐比值? 30 mg/g)。前面這兩個數值都可以藉由抽血以及驗尿檢測出來,建議有家族史或高風險的族群,要定期進行檢查。
        腎臟負責排除體內多餘的鉀和磷,腎功能受損時排泄能力下降,導致鉀和磷在血液中累積。高血鉀可能引發心律不整等嚴重併發症;高血磷則是會增加血管鈣化風險、引發副甲狀腺亢進等。因此腎臟病患者需定期檢測數值,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
        正確地使用藥物,不僅能延緩疾病的進展,還能控制併發症。然而,面對繁多的藥物種類,許多病人和家屬常常感到困惑和不安。以下將讓民眾了解為何需要服用這些藥物、它們的作用方式以及其重要性。 
腎臟內科常用藥品介紹
| 
 改善蛋白尿、減緩腎功能衰退的藥品  | 
| 
 降血壓藥  | 
 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如Ramipril心達舒®); 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如Valsartan得安穩®、 Telmisartan必康平®、Irbesartan安普諾維®),可改善蛋白尿  | 
| 
 降血糖藥  | 
 第2型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抑制劑(SGLT2i,如Empagliflozin恩排糖®, Dapagliflozin福適佳®, Canagliflozin可拿糖®),可阻斷腎小管對鈉和葡萄糖的再吸收,從而促進尿糖、尿鈉排泄,降低腎小球的壓力,減緩腎絲球過濾率的惡化  | 
| 
 Pentoxifylline 
血利®  | 
 促進末梢血液循環,降低蛋白尿、減緩腎功能的惡化  | 
| 
 NaHCO3 
碳酸氫鈉  | 
 鹼化劑,用於治療代謝性酸中毒  | 
| 
 Finerenone 
可申達®  | 
 阻斷礦物性皮質激素受體過度活化所造成的腎臟傷害,能夠減少腎絲球過濾率下降、腎臟衰竭與腎病死亡的風險  | 
| 
 Kremezin 
克裏美淨®  | 
 球狀具吸附力的活性碳,能吸附尿毒素及其他有機性廢物  | 
| 
 降血鉀  | 
| 
 順鉀美散®  | 
 陽離子交換樹脂,可降低血鉀  | 
| 
 降血磷  | 
| 
 碳酸鈣、醋酸鈣、氫氧化鋁  | 
 可在腸胃道中跟磷結合,以減少磷的吸收  | 
| 
 Lanthanum carbonate hydrate 
福斯利諾®  | 
 主成份為Lanthanum (鑭),本身帶三價正電,可在腸胃道吸附食物中帶負電的磷酸鹽。優點是不含鈣跟鋁,結合磷的效果好  | 
| 
 Ferric citrate  
拿百磷®  | 
 主成分為檸檬酸鐵,所含的三價鐵會在胃腸道與食物中的磷結合,形成不可溶的磷酸鐵沉澱,並由糞便排除  | 
| 
 治療副甲狀腺素機能亢進  | 
| 
 活性維他命D3  | 
 1.腸胃道:活性維他命D3可促進鈣的吸收 
2.腎臟:能增加鈣在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 
3.副甲狀腺:可抑制PTH (副甲狀腺素)的分泌及合成  | 
| 
 Cinacalcet 
銳克鈣®  | 
 為擬鈣劑,可與副甲狀腺上的鈣敏感受體結合,減少副甲狀腺素的分泌,治療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  | 
| 
 治療貧血  | 
| 
 1.紅血球生成素(EPO):NESP耐血比®、Mircera美血樂® 
2.鐵劑:口服或靜脈注射鐵劑以改善缺鐵性貧血  | 
不控制好血壓及血糖,小心腎臟病找上門
        長期高血糖容易造成腎臟及血管病變,而血壓控制不好會傷害腎臟血管、導致腎絲球硬化。有這些慢性病的病人一定要積極治療,避免腎臟功能下降。目前已有一些降血壓藥及降血糖藥被證實可改善蛋白尿及延緩腎功能惡化,如附表-腎臟內科常用藥品介紹說明。
避免使用來路不明藥品,預防腎臟病持續惡化
        坊間常說吃藥會傷腎,但其實藥物有不同的作用部位和代謝途徑,並不是每一種藥品都會對腎功能造成影響,但如果本身有慢性腎臟病,在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時要謹慎小心,每次就醫時也應主動告知自身狀況,讓醫師根據你的情況進行藥品的調整;而非道聽途說,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
慢性腎臟病之飲食建議
        除了注意藥物的使用,如果能在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下,減少蛋白質食物的攝取、少吃會讓血磷上升的食物,可減少尿毒素的產生,也有助於延緩腎功能的惡化,建議如下:
* 選擇高生物價的蛋白質:即含有身體需要的必須成份胺基酸,在體內利用率佳、產生尿毒素少的蛋白質,例如:蛋、豬、雞、鴨、魚、牛等肉類,以及豆腐、豆乾、豆包等黃豆製成的食品。
* 吃一些能提供熱量且低蛋白的食物:地瓜、米粉、冬粉、粄條、米苔目。
* 吃湯麵時,少喝湯,可減少鹽分與磷、鉀的攝取。
* 蔬菜盡量滴乾湯汁後再吃,可減少鉀離子的攝取量。
* 水果通常含鉀量較高,要限量食用,每天2-3個棒球大分量即可。含鉀量稍微較低的水果包括:蘋果、葡萄、鳳梨、水梨、蓮霧等。
* 少吃加工食品,並多運用天然辛香料(蔥、薑、蒜、洋蔥)取代一般高鹽的調味料(如 : 豆瓣醬、辣椒醬、沙茶醬)。
結語
        許多民眾不了解自己為什麼要吃藥,害怕吃太多藥會傷腎,並沒有按照醫囑每天規律用藥,以致病情控制不佳。藥物其實並不可怕,如果使用得當,它將是我們對抗疾病的得力助手。
參考資料:
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引、早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手冊、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UpToDate線上醫學資料庫、藥品仿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