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語音朗讀連結
什麼是周邊動脈疾病
  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是指身體四肢的動脈因動脈硬化而變窄,導致血流減少,特別是腿部和手臂。這種病症不僅影響活動能力,還可能引發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如心臟病和中風。
主要症狀
* 間歇性跛行:在行走或運動時出現腿部疼痛及無力,休息後疼痛緩解。
* 腿部或手臂的麻木或虛弱。
* 皮膚變色或變冷:受影響肢體的皮膚可能變得蒼白或藍色。
* 傷口癒合緩慢:小傷口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癒合,甚至可能感染。
* 性功能障礙:男性可能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風險因素
* 年齡:65歲以上的人風險較高。
* 吸菸:是主要的危險因素。
* 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會損害血管。
* 高血壓和高膽固醇: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
* 肥胖:過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家族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風險較高。
預防與管理
* 健康飲食:增加水果、蔬菜和全穀物的攝入,減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
* 戒菸:可以顯著降低周邊動脈疾病的風險。
* 定期運動: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
* 控制慢性疾病:定期監測血糖、血壓和膽固醇,遵循醫師的建議。
* 定期檢查:定期進行血管健康檢查。
治療方法
  周邊動脈疾病的治療通常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症狀的影響程度而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來說明。
* 生活方式改變
* 包括健康飲食、戒菸和定期運動,這些是治療的基礎。
* 藥物治療
* 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和保栓通,用於預防血栓形成。
* 抗凝血藥物:如達比加群(Dabigatran)、利伐沙班(Rivaroxaban)等,降低血栓風險。
* 改善血流的藥物:如五氟噻嗪(Cilostazol),可改善行走距離和減少腿部疼痛。
介入治療
* 血管成形術:透過股動脈穿刺,以微創的風勢,使用特殊氣球或支架以保持血管通暢。
* 繞道手術:在嚴重狹窄或堵塞的情況下,使用自體血管或人工血管來繞過狹窄的部分,重建血流。
結語
  周邊動脈疾病是一種可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及必要的介入措施,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質量。了解自身的風險因素,是預防和治療周邊動脈疾病的關鍵。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習慣,是遠離周邊動脈疾病的最佳途徑。
心臟血管外科 謝春宇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洗腎通路疾病、靜脈曲張手術、周邊血管疾病、心臟重症照護、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406&&DoctorID=95799
 
 
出處:https://www.healthtalks.com.tw/Content.aspx?id=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