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302期
  • 2025年1月

願每個人都擁有更健康的未來

院長 邱冠明  

願每個人都擁有更健康的未來(相關圖片)         在跨年喧鬧歡騰的倒數聲中,終於,我們一起進入了2025年!

   如果您還記得,2025年正是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的一年,也就是說,台灣每五個人之中就會有一位年齡超過65歲的長者,全人口中位數達45歲。於此同時,在少子化現象加劇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面臨結構性短缺,尤其在醫療照護領域,更因為高齡長者的疾病、失能、失智,甚至長期臥床人口增加,造成醫療與長期照護需求大幅提升,而使得醫療資源量能、照護服務模式與健保財務負擔等都將面臨重大的挑戰。

  據此,政府全力推動「健康台灣」計劃,而亞東醫院也積極回應社會需求與政府政策,以推動健康促進、深化科技應用與強化組織韌性為核心,制定多面向的發展策略,期能提升醫療照護的整體效能。

【健康促進  提高生活品質】
  健康,從來就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是一個我們總有一天會深刻體悟必須終身維護、有錢也買不到的奢侈品。健康也是一份責任,是政府對於國民的責任,是醫療體系與醫療照護者對民眾或病人的責任,更是每一個人對自己、對家人的不讓之責。

  亞東醫院推動健康促進,旨在幫助民眾預防疾病,改善健康狀況,並提高生活品質;因此,照護範圍除了各種創新導航的微創內視鏡手術、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細胞免疫療法、器官移植等急重症醫療照護與導入新醫療儀器之外,更需要將層面拓展至民眾的健康管理,因為健康是一輩子的事,不同的年齡層會有不同的醫療保健與照護需求。

  為此,我們鼓勵民眾參與,透過最普及的LINE通訊軟體,逐步建置個人化的健康照護平台,提供個人化的本院就醫資訊,與強化民眾日常生活裡需留意的各項醫療保健叮嚀,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前移,提供疫苗接種、疾病篩檢、衛教資訊與慢性病管理服務等,希望能化被動為主動的幫助民眾早期預防、及時預警、早期治療與降低重症化的風險,或儘速恢復健康,回歸人生常軌,達到古云「中醫醫將病之病」,甚至「上醫醫未病之病」的理想。

【科技應用  推動醫療革新】
  而在醫療照護人力緊縮的限制下,要讓健康促進與醫療照護更加個人化、精準化,提高醫療的效率與可及性,則必須借重數位科技的應用,推動醫療革新。

  在「深化醫療AI與數據化應用」領域方面,本院已廣泛應用人工智慧(AI)技術於診斷、治療與醫療管理。例如:MRI腦部腫瘤輔助圈選、胸腔X光與骨質疏鬆症的判讀、麻醉評估預測手術風險、糖尿病眼底鏡篩檢眼部病變、嗓音與微生物判讀等。透過AI判讀與演算進行疾病風險預測、病理分析等,提升診療效率與準確性,進而開發個人化治療方案。此外,也建立完善的健康數據平台,整合病人的歷史數據,進行疾病風險預測與推動精準醫療及智慧健康管理。

  隨著人口結構與生活照護型態的改變,亞東醫院也致力於推進遠距醫療串接智慧醫療服務,擴展遠距醫療的應用範圍,特別是對偏鄉地區與高齡人口提供服務。期能通過5G技術與穿戴式設備,實現即時健康監控與遠距診療,縮小城鄉醫療資源差距。

  此外,本院亦期望能與長期照護體系充分合作,建立以社區為核心的長期照護網絡,透過虛實整合、線上線下的照護模式,結合醫護、心理、社工等多專業團隊,提供居家照護、日間照護與醫療康復等服務,共同打造一個健康照護的生態圈,以應對高齡化社會的複雜需求。當然,醫網平台也提供旅外國人,甚至國際醫療需求者進行健康諮詢、第二意見和治療的選項。

【數位賦能  強化組織韌性】
  為提高對環境汰變的適應力,確保能持續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本院除了需延續疫情期間高效的風險管理與應變協調機制外,亦需強化人才進用與專業能力的養成,型塑具有協調合作與凝聚力的組織文化,並且透過科技投資與數位轉型維持效能與增強組織運作的韌性。

  此外,也將依社會需求合理配置資源投注,降低對單一系統的依賴,透過整合式照護模式的建立,與外部夥伴的跨領域合作以有效整合資源,提升全面健康照護服務的品質與價值,達成多元穩定的發展目標,嘉惠更多不同需求的民眾。

  2025年已經來臨,這將是一個變革與挑戰並存,科技驅動醫療前進,社會願每個人都擁有更健康的未來(相關圖片)老化催生創新發展的一年。亞東醫院將以提升民眾健康、實現醫療平權與推動永續發展為目標,實踐全面且靈活的發展策略,以敏捷務實的超高速行動,陪伴所有的民眾穿越「超高齡社會」,擁抱更健康、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