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專欄-環境永續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放射線設備在診斷和治療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然而,放射線的使用對於醫療工作者和病人也伴隨著潛在的輻射曝露的健康風險。因此,醫院內部的輻射安全亦成為了醫療機構的一個重要課題,與此同時「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運動也逐漸成為醫療行業關注的焦點。
   
   ESG運動在放射線醫療背景下反映了對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良好治理的重視,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也促進了醫療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政府及醫院必須建立健全的輻射防護安全管理體系,以保護病人和醫護人員的健康。各國對醫療機構的輻射安全有明確的法規和標準,如我國之『游離輻射防護法』規範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更由其條文延伸出重要的子法,如『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輻射防護管理組織及輻射防護人員設置標準』、『輻射防護人員管理辦法』、『輻射工作場所管理與場所外環境輻射監測作業準則』、『輻射醫療曝露品質保證標準』、『放射性物質與可發生游離輻射設備及其輻射作業管理辦法』、『游離輻射防護法施行細則』等法規,不僅限於設備的使用,還包括操作流程、病人輻射劑量的監測等,醫院必須遵守這些規範,以確保輻射設備使用的安全性。
   亞東醫院因輻射安全管理的優良成果於2024年11月29日榮獲核能安全委員會『112-113年度醫療機構輻射防護暨醫療曝露品質保證作業執行績優單位』之肯定(圖一)。本院輻射防護及安全在ESG三大構面的執行非常用心,分述如下說明。
環境可持續性
  本院使用放射線技術時,考慮其對環境的影響,定期並積極汰舊更換新型、高效能游離輻射檢查或設備,降低設備的能耗;每日、每月、每年度皆需定期實施醫療曝露品質保證作業,如放射治療儀器、電腦斷層掃描儀、乳房攝影儀以及心導管或血管攝影用X光機都是需要品保作業的儀器,都藉由品保作業確保儀器在功能上、機械上與劑量輸出上皆正常、準確,更優化了檢查與治療的品質,避免重複照像等以減少對環境的負擔,並支持放射腫瘤科實施短療程或立體定位放療,相對傳統一兩個月的放射治療而言,能大輻減少病人及家屬往返醫院時間,體力與交通等成本,這正是ESG運動中輻射防護安全管理、品質保證作業對於環境可持續性的體現。
社會責任
  醫院在輻射安全方面的表現直接影響到病人的健康。ESG運動強調醫療機構應該對病人負責,確保他們在接受放射線檢查時的安全,因此本院於游離輻射作業場所皆有製作『輻射防護資訊透明化海報』(圖二),內容包含使用之游離輻射設備合格證照,提醒紅線為輻射防護區域與注意輻射警示紅燈,更將等候區 之安全輻射劑量率量測記錄公告使病人放心,讓病人了解檢查過程中的風險和益處。所有輻射曝露品質保證合格之游離輻射機器都會貼有『核能安全委員會』提供之『輻射醫療曝露品質保證合格標籤』(圖三)。本院輻射防護管理委員會責成專人審查臨床試驗涉及因輻射檢查或治療造成病人的輻射曝露劑量的合理性及必要性,以保障病人權益。
良好治理
  醫療機構的輻射安全管理需要良好的治理結構,包括制定明確的政策、培訓醫護人員以及建立監測和評估機制。本院針對輻射安全管理,特成立『輻射防護管理委員會』,由林子玉副院長帶領全院游離輻射應用相關科別代表所組成,配置輻射防護師與輻射防護員協同管理院內可發生游離輻射設備與放射性物質,針對院內輻射工作人員定期實施體格檢查、繼續教育、個人劑量佩章與鉛衣物管理等,更針對游離輻射設備附近環境做劑量監測,支援輻防操作人員之輻射劑量之研究,明確責任分工,制定操作流程,並定期進行內部審核和評估,以確保輻射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輻射安全培訓,提升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夠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執行輻射安全措施。
結語
  醫院內部輻射安全與ESG運動密切相關,兩者的結合不僅能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還能促進醫療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建立健全的輻射安全管理體系、提高醫護人員的安全意識、優化設備使用、加強病人教育以及監測與評估,醫院能夠在保障病人和醫護人員健康的同時,實現環境、社會和治理的整體提升。

 
圖一、放射部熊佩韋主任代表醫院領獎「112-113年度醫療機構輻射防護暨醫療曝露品質保證作業執行績優單位」
 
 

 
圖二、每個輻射作業場所附近張貼輻射防護資訊透明化海報,以放射腫瘤科『直線加速器』治療等候區為例,使民眾安心
 
 
 

 
圖三、核子醫學科之『正子斷層掃描儀』張貼『輻射醫療曝露品質保證標籤』,表示為醫療曝露品質保證合格之游離輻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