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本院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醫學中心組特優機構」、「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的最高榮譽,且此次共有18個團隊參與主題類、智慧醫療類、實證醫學類、擬真情境類與傑出醫療類等五大領域競賽,獲得24項肯定。我們將持續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理念,透過持續精進與數位轉型,結合醫療特色與創新研發,推動醫療品質的提升,實踐醫療服務的永續發展。
[創新整合專案,推動照護品質與永續發展]  
  本院透過創新專案,推動智慧管理與永續措施,提升效率與照護品質。護理部建置「護理進階系統」,整合人事與教育資料庫,實現自動化申請與審核,並設置「一鍵簽核」功能,將作業時間從318.9分鐘縮短至26分鐘,大幅提升人員滿意度與作業效能。而為達成ESG節能減紙目標,運用5S管理策略全面檢視門診單張,以明確清楚、簡單、重點式文字為目的,整併預約單、檢驗檢查單及批價單成同一張單張,且全面推行電子同意書、電子衛教單張及運用QR code,並完善「門診訊息得來速APP」。專案實施後,每月減少63,704張紙,相當於節省7.6棵樹及392.42kg碳排放,同時也帶給病人與同仁更智慧、科技化的體驗。
  腫瘤照護團隊採行防跌四大對策,包括製作防跌圖卡與VR防跌衛教影片,且運用Line Bot推播防跌訊息,設置病房警示鈴噹與購置「安心手拉手」預防跌倒工具,且安排復健訓練及新增周邊神經病變之評估機制,有效降低腫瘤病房跌倒發生率,而全院推廣後成效顯著,有效預防跌倒與降低傷害,透過專案活動提升護理效率與照護品質。
[推動創新技術與全人整合照護模式,提供高品質且安全的醫療] 
  本院以創新醫療模式與技術推動多項突破,榮獲國家醫療品質傑出醫療類三金肯定。
心血管醫學中心結合24小時ECMO團隊與消防局,創新實現院外ECMO啟動,將心因性休克黃金救援時間縮短至12分鐘。成立全國首支LAVA ECMO Team,採用左心房靜脈動脈體外維生系統(LAVA ECMO),兼具心肌灌流與左心減壓功能,顯著改善血行動力學與肺水腫。並整合急性救治與遠距管理,透過資訊平台與心律不整偵測系統進行追蹤與健康管理,大幅提升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一般外科自2002年推動微創肝臟手術,累積完成1,976例,近三年手術佔比達98%,近五年無術中轉剖腹案例。團隊導入機器手臂輔助、3D影像技術與靛氫綠(Insocyanine gree, ICG) 螢光膽道顯影,創下多項全球與國內首例,包括經皮穿肝門脈螢光攝影導引技術、全腹腔鏡肝內膽管癌根除與肝中靜脈重建,以及國內首例全腹腔鏡右肝捐肝移植,實現高效、安全的微創治療,為全球微創肝臟手術樹立新標竿。
  骨科部自2018年開發經皮雙通道脊椎微創內視鏡技術(UBE),累積完成1,140台手術,成功應用於脊椎融合、頸椎與胸椎等高難度手術。UBE透過小傷口操作,結合高解析內視鏡與生理食鹽水靜壓止血,提升手術精準度與安全性,治療效果達94%優良率。並開發專用器械,取得專利與商業技轉,改善效率與併發症。同時透過YouTube頻道iSpineCare與專屬門診,增進患者參與度與復原速度。
[實證醫學教育的推廣與深耕,提升醫療效率與品質] 
實證醫學中心 洪順發主任
   實證醫學中心的核心理念是提供現有研究證據與臨床專業知識呈現給醫療團隊及患者,希望結合患者的價值觀和期望上,讓患者得到最優質的醫療照護。實證醫學的方法強調使用系統性的研究審查和評估,確保治療決策基於科學證據,並個體化治療以滿足患者的特定需求。實證醫學注重持續的學習與改進,旨在增強醫療效率並改善患者結果。我們在過去這十八年來,持續參加醫策會所舉辦的實證醫學競賽,今年由藥學部與一般科組成的跨部門團隊參與文獻查證新人組的競賽,獲得佳作之肯定,我們將持續努力和進步,讓所有學員可以在做中學,也讓實證的理念和推廣做的更好。
[擬真醫學模擬教育,追求品質,共攜病安] 
臨床技能中心張國珍主任、湯淑宜助理管理師、林依潔研究助理
  本院一向重視病人安全與醫療照護品質,深信醫療團隊之間的互助合作與有效溝通是提升病人安全的關鍵要素。透過日常臨床情境的高擬真模擬演練,醫護人員可強化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進一步預防醫療失誤並提升作業順暢度。為此,本院整合急診醫學部、麻醉部及護理部資源,成立高擬真模擬訓練講師團隊,開設常規高擬真模擬訓練課程,並每年舉辦院內擬真情境競賽。此訓練課程運用Apollo高階急救模擬人,生成高品質的急救(QCPR)數據,提供具客觀性與精準度的教學,成為本院高擬真醫學模擬教育訓練的核心特色。
  在2024年第25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擬真情境類競賽中,本院積極組隊參賽,涵蓋新人組、急重症照護組及產兒組,表現亮眼。產兒組勇奪「金獎」及「產科醫師MVP」殊榮;急重症照護組榮獲「優選」及「醫師MVP」佳績。各團隊由主治醫師熱血參與,並由資深學長姊帶領年輕學弟妹,共同完成情境任務,真實展現了臨床醫護團隊合作的精神。比賽過程中,各團隊在領導統御、狀況監測、團隊溝通合作及病人關懷等方面展現出色表現,尤其是對病人及家屬的細心照護與後續安排,更贏得眾多掌聲與肯定。
  未來,亞東醫院臨床技能中心將持續精進醫學模擬教育與訓練,提升醫療團隊的專業能力,共同守護病人安全,為提升醫療品質不懈努力。
[智能化數位轉型 醫病共創卓越發展] 
企劃處 黃淑顏副課長
  亞東醫院深耕智慧醫療多年,透過智能化系統提升流程效率,友善職場環境,並將系統使用手機介面延伸至病人端,利用數位改善醫病溝通,增進就醫體驗,2024年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院全機構獎,也取得三項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標章,亮點如下:
* 護理部Go Mobile專案:護理師使用手機即可簡便完成所有日常工作,達到護理友善
  透過建立FemhBot APP服務,護理師透過手機即可不受時間、地點及工具限制使用個人化功能:包括醫療系統、護理系統(包括給藥APP)、交班系統、照護團隊溝通、通報專區、教研系統、院內服務、行政系統、人資系統…等。除了節省每位同仁79.4分鐘/天的資訊操作時間,也方便臨床溝通,護理交班時間合宜度調查中,導入前80%自覺交班合理時間為3.9分鐘,導入後92.3%的同仁0.7分鐘即完成交班,省下82%的時間,同仁交班滿意度4分以上比例從87%上升至94%;運用GO Mobile於護理交班確實降低護理人力負荷,提升護理照護時效,增加護理師滿意度。本案也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創意獎,得到委員的肯定。
* 臨床病理科:科技與創新結合的智能化實驗室
  本院位於人口密集的新北市板橋區,醫療服務量與檢驗量高,臨床病理科除了持續取得國際實驗室認證,2016年起也陸續導入自動報到、自動備管系統,簡化民眾與同仁的作業流程,加速各類檢驗送件與報告時效。更導入「智慧條碼一碼到底」病房採檢、TLA全自動生化血清分析軌道系統、全自動尿液分析及尿液沉渣影像AI判讀系統、全自動血液凝固分析系統、全自動血液分析及血液抹片影像AI判讀系統、Web-Based指標監控平台、檢驗中控台與雲端多功能儀表板。並建立亞洲第一的微生物全自動系統:自動化作業,大幅減少人工操作,增加檢驗量能,人員操作減少71.2%,微生物實驗室產出量提升27.9%,加速臨床治療決策,提升服務品質。每年也節省16.2萬張紙,相當於減少810公斤碳排放,除了榮獲智慧醫療標章,也獲得ESG特別獎的殊榮。
* 人力資源處:運用RPA全面提升人資效能,不「紙」,要友善
  本院積極提升友善職場,運用RPA程序開發「員眷健保加退保申報」、「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率申報」APP、另建置「人資AI虛擬客服」,將人資作業各項電子表單、App、查詢介面等進行彙整,運用Virtual Agent建置虛擬客服-「小資」,提供員工24小時業務申請與諮詢服務。同仁也可使用「線上簽約APP」,運用RPA於完成簽署後自動於O365上備檔。達成自動化的便利便捷人力資源服務,縮短作業時間、並使用無紙化程序,每年減少30,540張用紙(減少188.12kg CO2e)與倉儲空間。
 
 

 
衛福部邱泰源部長頒發「醫學中心組特優機構」予邱冠明院長
 
 
 

 
本院榮獲2024年國家品質獎共24項大獎
 
 

 
 
醫策會張上淳董事長頒發「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予邱冠明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