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篩檢的目的:早期篩檢、早期治療
  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每年約12萬人罹癌,每年約5萬人死於癌症。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及人口老化,癌症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且發生年齡有年輕化趨勢。由於癌症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然而,透過定期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早期治療,以降低癌症死亡率。
  台灣癌症發生人數前三名分別為肺癌、大腸癌、乳癌。癌症除了和遺傳基因相關外,與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缺乏運動)、環境暴露(如空污、有害化學物質)、飲食習慣(高油高鹽、紅肉攝取過量)等有關。雖然癌症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但研究顯示,約30%~50%的癌症是可預防的,透過健康生活作息與定期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定期癌症篩檢的優點
* 癌症篩檢目的為找出沒有明顯症狀的早期癌症病人。癌症早期未必有明顯症狀,有症狀時可能病況已經比較嚴重。
* 癌症篩檢能讓期別前置(staging shift)。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顯示經篩檢發現的個案多為早期癌症或癌前病變,非經篩檢發現的癌症個案則多為晚期癌症。經篩檢發現的個案相較未篩檢發現的個案,病程較輕,治療的存活較好。
* 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的死亡風險。國內外研究顯示,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大腸癌死亡率35%;定期口腔檢查能降低嚼檳榔及吸菸者26%的死亡風險;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可降低乳癌死亡率41%;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子宮頸癌死亡率達70%;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相較於傳統胸部X光,可降低肺癌死亡率20%。
國健署擴大癌症篩檢
  國民健康署自2025年1月1日起擴大五癌篩檢的年齡範圍,希望符合資格的民眾都能積極參與免費癌症篩檢。五癌包含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篩檢方式快速、方便且大多為非侵入性,能有效偵測是否有癌症風險。其中,大腸癌透過檢驗糞便中是否有潛血;口腔癌由醫師進行口腔黏膜視診;乳癌則採乳房X光攝影檢查;子宮頸癌可進行抹片檢查;肺癌則使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這些檢查方式簡單、安全且精準,能及早偵測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
五癌篩檢的公費條件如以下表格
| 
 癌症種類  | 
 癌篩方式  | 
 篩檢條件  | 
| 
 肺癌  | 
 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  | 
 45-74歲男性及40-74歲女性具家族史,50-74歲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  | 
| 
 大腸癌  | 
 糞便潛血檢查  | 
 45-74歲民眾、40-44歲具家族史者每2年1次  | 
| 
 乳癌  | 
 乳房X光攝影  | 
 40-74歲女性每2年1次  | 
| 
 子宮頸癌  | 
 子宮頸抹片檢查  | 
 25歲至29歲婦女每3年1次檢查、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檢查  | 
| 
 口腔癌  | 
 口腔黏膜檢查  | 
 30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者每2年1次  | 
 
 
 
 
 
 
篩檢異常需回診追蹤檢查
  若你的癌症篩檢結果顯示陽性或異常,請務必按照報告的指示儘速安排回診追蹤檢查。篩檢結果異常並不一定代表已罹患癌症,但需透過後續檢查,如大腸鏡、切片或影像學檢查,才能確認診斷。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有助於及早治療,大幅提升存活率。現在的檢查和治療技術越來越進步,無需過度擔心,進一步回診即可,讓醫師幫你安排後續的檢查。
來亞東醫院進行癌症篩檢,守護健康!
  亞東醫院提供國健署免費的五大癌症篩檢服務,民眾攜帶健保卡及身分證至亞東醫院預防保健中心即可現場接受免費篩檢服務,相關預防保健中心服務電話和地點如下。除了癌症篩檢,亦可以至預防保健中心安排成人、老人健檢、BC肝炎篩檢、肌少症檢查等。請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費篩檢資源,及早檢查,以守護健康!
亞東醫院預防保健中心邀請您定期檢查,遠離癌症威脅
家庭醫學部  吳張瑀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慢性病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過敏、失眠;急性病症診療:呼吸道感染、腸胃炎、胃食道逆流、泌尿道感染、頭痛、頭暈;預防保健:健康諮詢、健檢報告諮詢、戒菸門診、公自費體檢、癌症篩檢、骨質疏鬆檢查、肌少症檢查;旅遊醫學門診:留學、出國相關準備、高山症備用藥物;疫苗接種門診:各種公費、自費疫苗施打建議;減重諮詢門診;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292&&DoctorID=94945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網站、癌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