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305期
  • 2025年4月

一生仰望的巨人 敬致 朱樹勳教授

邱冠明院長  

一生仰望的巨人   敬致 朱樹勳教授(相關圖片)  朱樹勳教授,我們最敬愛的、親愛的師長/副董於2月25日辭世。他畢生耕耘杏林,術精仁厚,是臺灣醫界的典範、臺灣心臟外科的拓荒者,也是改變亞東醫院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朱教授的一生奉獻於醫學,在臨床研究與學術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在心臟外科的領域,他完成22項國內首例或創新的開心手術,包括:國內首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主動脈內氣球幫浦裝置、心臟移植、葉克膜使用、心室輔助器過渡到心臟移植與植入型左心室輔助器的應用等,積極引進與改良技術,顯著降低患者術後併發症與死亡率,並發表375篇論文,奠定臺灣心臟外科的國際地位。

  在移植醫學領域方面,朱教授亦成就非凡。早在1968年他即參與完成亞洲首例的腎臟移植與前五例移植手術。1987年人體組織及器官移植條例通過後,他更完成臺灣首例心臟移植,並且積極推廣器官捐贈觀念;同時也成立中華民國心臟移植基金會,邀請時任臺灣大學校長孫震為基金會董事長,協助患者減輕醫療負擔,並於1989年完成臺灣首例異位心臟移植(雙心人),爾後再於亞東醫院成功執行全球唯一的三心人手術。

  朱教授畢生耕耘杏林、育才無數,秉持「傳承」與「創新」並重的觀念,制定了臺大外科的發展藍圖,傾力扶植重症加護病房發展,更持續推動醫師參與研究及國際進修,培育出許多新一代教授級的醫療領袖人才,也對臺灣醫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1999年,朱樹勳教授被延請擔任亞東醫院院長。他懷抱著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情懷,自許要將亞東醫院打造成年輕醫師發展長才、施展抱負的舞台,積極召號新進醫師加入亞東醫院的行列,爾後更以其宏觀與遠見提出3C-2T-1M-1N的核心專長(3C:Cardiovascular medicine心臟血管醫學、Cancer癌症、Critical Care重症醫療;2T:Transplantation器官移植、Traumatology創傷;1M: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微創手術;1N:Nephrology腎臟醫學),積極發展、網羅人才、薦送醫師出國進修,扶植心臟內外科、一般外科、微創手術及器官移植等領域成為亞東醫院醫療突破的亮點。至今小腸移植獨步全國、領先亞洲;心臟外科、一般外科與脊椎的微創手術更技術超群、揚名國際,每年均舉辦國際微創手術論壇,吸引中外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切磋技術,以及各國醫師申請來亞東醫院進行國際醫療交流;而急重症醫療照護的進步,也使亞東醫院成為新北市最重要的後送醫院,也是守護市民健康的堅實後盾。

  朱樹勳教授也帶領亞東醫院全面轉型,於2006年一次通過醫院評鑑「成為醫學中心」。在臨床服務方面,他除了引進新醫療技術外,更強調以病人為中心,推動醫師體驗病人情境活動,鼓勵醫師從中發現與改善醫院流程,創造更優質的就醫環境。而在教學研究方面,則創建共同實驗室整合研究能量,並制訂論文發表與教職升等獎勵機制,鼓勵醫師爭取部定教職,同時也陸續與台大醫學院、陽明醫學院等各級院校建立建教合作關係。

  從醫療脈動到交通動脈都是朱教授關切的範圍。他初任亞東醫院院長時,醫院前的捷運板南線正要開挖,原本捷運站稱為「湳仔站」,他想起台大醫院將捷運站成功改名為「台大醫院站」的經驗,於是努力爭取,歷經一年半奔走於各政府機關與多次公文往返,終在2006年把亞東醫院院前的「湳仔站」更名為「亞東醫院站」;爾後亞東醫院第二次擴建時,更規劃捷運連通道,讓捷運站的三號出口直接進入亞東醫院大廳的地下一樓,讓就醫民眾進出醫院更加方便,再也不用擔心天候問題。

  隨著醫療品質提升與醫院聲名遠播,因應醫療需求增加,亞東醫院於2009年著手第二次擴建。新院區不但建築物採「綠色友善」環境規劃,朱教授更強調內部設計要落實以病人為中心,帶領同仁審視動線及導入自動化、智慧化的醫療設備設施,每月親自主持擴建會議鉅細靡遺參與其中,並全面改造服務流程,期能提供病人及家屬更舒適、便捷且多元服務的就醫環境。

  朱樹勳教授在亞東醫院的25年中,以身教、言教,提醒後輩與同仁他的價值主張,親力親為在病家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並以遠見卓識激勵我們不斷進取。而他終其一生對醫療的無私奉獻,和在臨床、教學、研究與經營管理領域的卓越成就,都為臺灣醫療界寫下了輝煌篇章。他是我一生仰望的巨人,他的精神與貢獻,將會長存於我們心中,並且持續引領我們承擔責任、砥礪前行、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