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305期
  • 2025年4月

打擊肥胖,成功「享瘦」!

小兒部小兒肝膽胃腸科 張碧峰醫師  

打擊肥胖,成功「享瘦」!(相關圖片).文章語音朗讀連

打擊肥胖,成功「享瘦」!(相關圖片)  青少年肥胖已成為當今社會愈發關注的公共健康議題。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和飲食習慣的改變,青少年群體中的肥胖率逐年上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過去幾十年來,青少年肥胖率顯著增加,而且這一趨勢並未顯示出減緩的跡象。許多肥胖的兒童中,超過7成在成年後會繼續肥胖,導致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健康體重者的3倍,最後也會造成罹癌與死亡風險增加,對健康的衝擊,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嚴重!因此,如何有效解決青少年肥胖問題,並協助他們以健康的方式減重,已成為現代醫學與公共衛生領域中的重大挑戰。

精準減重瘦身規劃
        若青少年有體重過重的問題,建議可以到門診諮詢專科醫師,透過生物電阻分析的儀器可以評估全身的肌肉量及脂肪的組成,進行精準的血液及身體檢查檢測來了解是否已出現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胰島素的阻抗性。此外還可安排腹部超音波及肝纖維化掃瞄儀的檢查分析了解脂肪肝的程度及是否已有肝臟纖維化的病變。經由這些高階科學儀器的自費檢查找出健康問題點,才能給予客製化的精準減重瘦身規劃。

  「少吃多動」是青少年減重萬年不變的原則,包括飲食控制及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若經過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或生活習慣改變後仍無法達到目標體重,經由專業醫師詳細評估是否可以自費使用減重藥物,以及減重手術來幫助減重。

運動、飲食及生活規律是維持健康三法則
* 健康飲食,養成正確營養觀念
  減少高糖及避免高脂肪食品的攝入,給予優質的蛋白質,增加蔬菜、全穀類食物的攝取。由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所推行的健康飲食餐盤所衍生出的「211餐盤法」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健康飲食模式,旨在幫助建立平衡的飲食習慣,從而達到減重的效果。該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將每餐的食物平分為4等份,其中兩份、也就是一半的比例是蔬菜;1/4的比例是優質蛋白質,最後1/4的比例是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

* 「211餐盤法」-健康飲食模式
> 2份蔬菜:提供足夠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並有助於促進消化。
> 1份蛋白質:包括瘦肉、魚、蛋、豆類等蛋白質來源,有助於增強飽腹感,並且促進肌肉的健康發展。
> 1份碳水化合物:選擇全穀物、糙米等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避免精製糖和過量的精製澱粉。
這種飲食方法除了有助於控制熱量攝入,還能維持營養均衡,有效避免了飲食過度限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 減重藥物:輔助減重的選擇
  對於一些體重超標且無法僅通過飲食和運動達到減重效果的青少年,減重藥物或許可以做為一種輔助治療的選擇。然而,減重藥物的使用需要謹慎,且應該在專業的醫師指導下進行。

* 青少年的減重藥物治療
目前市場上有幾種自費的減重藥物被批准用於青少年的減重治療,最常見的包括以下兩種:
> 奧利司他(Orlistat):這是一種常見的減肥藥物,它通過抑制腸道中的脂肪?,從而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然而,該藥物可能產生包括腹瀉、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的副作用,使用者需要注意。
> GLP-1(類升糖素胜肽 -1)受體促效劑藥物包括利拉魯肽(liraglutide)和塞馬魯肽(semaglutide),它們可以幫助減少食慾並延長飽腹感,從而達到減重的效果。GLP-1受體促效劑模擬人體內的GLP-1腸泌素,這是一種腸道分泌的荷爾蒙,能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並延緩胃排空。這類藥物的減重效果逐漸受到廣泛肯定,成為許多體重控制困難患者的選擇。GLP-1受體促效劑不僅能幫助減重,還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和腎臟功能,因此被認為是肥胖治療中有效且安全的藥物之一。

  然而,並非單靠減重藥物就可以解決所有青少年肥胖的問題,藥物治療應該是輔助工具,青少年仍然需要改變飲食習慣和增加運動量,才能達到持久的減重效果。
  
* 減重手術

  對於那些經歷過長時間飲食控制和運動及減重藥物的使用但仍無法達到理想體重的青少年,自費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或是其他的減重手術(如胃袖狀切除術)可能是最後的選擇。透過這些方法改變胃的結構,限制食物攝入量或吸收,從而達到減重的目的。

  然而,減重手術仍存有一些風險,僅適用於那些經過多次治療失敗的重度肥胖青少年。此外,雖然手術後可以在短期內顯著減少體重,但是術後的營養監測和追?也是很重要的。
  
* 心理支持與行為改變
  減肥過程中,青少年往往面臨心理和行為上的挑戰。因此,除了飲食和運動,心理支持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通過行為療法幫助青少年調整飲食習慣、改善生活方式,並設立切實可行的減重目標,能夠有效提高減重成功率。
  
結論
  青少年減重問題是多方面的,涉及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多個因素。有效的飲食控制,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輔助使用減重藥物和減重手術都可以幫助減重,但最終仍需要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持之以恆的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才能持續維持健康的體位及減少復胖的風險。

小兒部小兒肝膽胃腸科 張碧峰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一般小兒科疾病及預防接種、小兒腸胃疾病、小兒肝膽疾病及肝炎防治、小兒及青少年生長問題(生長遲緩、肥胖)的諮詢與評估、嬰幼兒營養諮詢、小兒腹部超音波檢查、小兒內視鏡檢查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237&&DoctorID=8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