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語音朗讀連結
女性癌症之中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為最常見之婦科癌症。唯獨子宮頸癌有可以篩檢的工具 (子宮頸抹片篩檢及人類乳突病毒檢測),可惜另外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沒有真正可以篩檢的工具。
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為陰道異常出血及停經後出血來表現。雖然大部分停經後出血原因為良性的病灶,但也很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引起的。停經後出血若是及早檢查,大部分發現的癌症是早期的癌症。早期子宮內膜癌的預後都很好,治癒率很高。因此呼籲民眾,如果停經後出血時,應儘速就醫檢查及治療。
卵巢癌
正常卵巢位於骨盆腔內,自己是不會摸得到。早期卵巢癌的症狀也不明顯,常與胃腸道的症狀類似,因此大部份的卵巢癌診斷出來時,已是晚期。健康檢查時抽血檢驗卵巢腫瘤的指數是CA-125,可是有很多原因會影響CA-125數值高低,也有一些卵巢癌CA-125數值不高,所以CA-125目前不能準確及有效地篩檢出卵巢癌。因此中年婦女有下腹部不適、有不明原因腸胃道不適症狀、腹部腫脹感時,應到婦科門診檢查。可以經由內診、婦科超音波檢查,看子宮卵巢有無異常腫塊,以提早發現問題,進一步檢查治療。
子宮頸癌
大部分子宮頸癌是跟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感染有關。人類乳突病毒(HPV)是一種DNA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人類乳突病毒它有兩百多型,可以分為低危險型與高危險型。HPV第16、18型是最常見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的發生有關。子宮頸癌的發生有超過70%是由HPV第16、18型所引起的。HPV第6、11型是最常見的低危險人類乳突病毒,其感染可能會引起生殖器尖形濕疣(俗稱菜花)。台灣子宮頸癌患者最常見感染HPV 型別為 16、18、52和58型。
人類乳突病毒被感染者一般是沒有明顯症狀,人類乳突病毒通常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清除。九成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會在1年內自動消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超過1年不消失就稱為持續性感染。持續性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對女性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較高。可是大多數人受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後並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很多已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受到感染。透過人類乳突病毒檢測,可檢查出目前有無感染高危險類型的人類乳突病毒。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亦能有效預防七成以上的子宮頸癌。因此鼓勵民眾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值得注意的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並不能百分百預防子宮頸癌;接種過疫苗後,還是要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檢。
台灣因為子宮頸癌篩檢,子宮頸癌發生率也逐年下降。從2025年開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開始實施擴大癌症篩檢,包括子宮頸癌篩檢。子宮頸抹片預防保健檢查已可以從25歲開始。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院免費子宮頸癌篩檢
子宮頸癌
※ 25 歲至 29 歲婦女,每 3 年 1 次檢查。
※ 30 歲以上婦女,建議每 3 年至少做 1 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婦女人類乳突病毒檢測服務:35 歲、45 歲、65 歲婦女,當年齡 1次。
結語
癌症篩檢非常重要,因為早期發現癌症可以提高治療成功率和存活率。透過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癌症篩檢,可以及早發現子宮頸癌癌前病變(CIN),從而及時採取治療措施,避免病情惡化。因此,在此呼籲妙齡女應該開始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癌症篩檢,以幫助保護個人的健康。
婦產部 陳惠華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一般婦科、產科、婦科手術及婦癌篩檢、腹腔鏡、子宮鏡手術、產前檢查及生產、 婦科癌症手術及化學治療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CID=0220&&DoctorID=9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