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語音朗讀連結
對多數新手父母而言,如何讓新生兒安穩入睡,往往是一場甜蜜卻不簡單的挑戰。尤其對於出生後生理尚未成熟的新生兒,更容易受到光線、聲音及觸覺等外在刺激干擾,進而影響睡眠品質與情緒穩定,因此更需要細緻且專業的照護介入。在亞東醫院,我們致力於打造友善且具實證基礎的新生兒照護環境,結合「5S安撫法」(圖一)與全方位的環境調控,協助新生兒在安全、溫暖的環境中安然入睡,健康成長。
科學育兒工具:「5S安撫法」有效提升睡眠品質
新生兒出生後的前三個月,常因適應外在環境變化而出現頻繁哭鬧與難以入眠的情形。為幫助新生兒建立穩定的作息與情緒,美國小兒科醫師 Harvey Karp 博士提出「5S安撫法」,透過模擬胎內熟悉的感官體驗,協助新生兒安定情緒、改善睡眠品質。該方法已廣泛應用於全球婦幼醫療院所,並經臨床實證具有良好成效。
何謂「5S安撫法」?
「5S安撫法」是指結合以下五種簡易而有效的方法,模擬子宮環境,有助於舒緩新生兒情緒與增進睡眠。
* 包裹(Swaddling):使用柔軟包巾輕柔包覆四肢,增強安全感,但須注意新生兒的臀部和腿部需有足夠活動空間,以免影響髖關節發育。
* 側躺或俯臥姿勢(Side/Stomach Position):於醫療人員專業監護下,短暫變換姿勢可幫助穩定呼吸與心跳。(※居家照護仍以仰睡為安全原則)
* 噓聲(Shushing):連續且柔和的「噓—」聲模擬子宮內血流音,也可以嘗試白噪音(如:吹風機的聲音)有助於安撫新生兒情緒。
* 搖晃(Swinging):溫和且有節奏的搖晃動作,模擬母體走動節奏,有助安撫哭鬧與焦躁。
* 吸吮(Sucking):經由奶嘴或哺乳進行吸吮,促進內啡?分泌,讓新生兒獲得舒適與滿足感。
此法適用於出生至3個月的新生兒,亦可依個別發展狀況適度延伸至第4-5個月。在實務照護中,其安撫效果廣受專業肯定。
打造如子宮般的舒適環境:環境調控不可忽視
在亞東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我們深知環境對新生兒發育的重要性,特別針對出生初期新生兒落實下列環境調控策略,以輔助5S技巧發揮最大效益:
* 光線調節:使用保溫箱罩遮蔽直射光源,降低視覺刺激,保護尚未成熟的視網膜。
* 聲音控制:營造低噪音環境,降低機器操作與人員走動聲,維持新生兒平穩狀態。
* 溫濕度管理:精準掌控室內溫濕度,模擬子宮內溫暖濕潤環境,穩定體溫與生命徵象。
* 親子參與:鼓勵家屬學習並實踐5S技巧,讓父母參與新生兒照護,建立親子連結並提升照顧信心。
照顧的不只是新生兒,更是整個家庭的安心
臨床經驗顯示,結合5S安撫技巧與環境調控,可有效減少新生兒的不安與躁動、穩定心跳與呼吸,並有助於縮短住院天數、提升整體照護品質。更重要的是,當家屬在護理團隊的陪伴與指導下主動參與照顧,不僅能強化親職信心,也有助於降低產後焦慮,促進良好的親子互動與家庭支持系統。在亞東醫院,我們堅持以專業為本、以溫暖為心,從臨床照護、環境優化到家屬教育,提供全方位支持,陪伴每位新生兒與家庭迎接生命中最安心、穩定的起點。

圖一「5S安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