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被譽為「大愛的最高表現」,因為它代表了捐贈者或其家屬在極其艱難的時刻,仍能做出無私的決定,將自己的器官留給有需要的人,讓他人獲得重生的機會。所以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六,亞東醫院為了感恩捐贈者的大愛舉辦「懷恩節」的日子。本期介紹主軸「愛留人間,讓生命永續」,規劃「移植專欄」以肝臟、腎臟及眼角膜移植等一系列報導。
此時,2025年5月6日亞東醫院榮獲《遠見》第一屆「醫療永續獎」公益推動組楷模獎,更是肯定器官捐贈移植醫療團隊在器官捐贈推廣上的用心與努力。
在醫學專欄部分,介紹神經損傷相關疾病(如腦外傷、脊髓損傷、中風後遺症、周邊神經病變等),然而對於患者來說,除了傳統復健治療外,高壓氧治療(HBOT)、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TMS)以及中醫治療正逐漸被視為有潛力的輔助或替代療法。
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是在高壓環境中吸入純氧,可提升血氧濃度,增加組織的氧合,有助於神經組織修復與新生。而適應症與效果:腦創傷後恢復期、缺氧性腦病變、中風後功能障礙、促進神經再生、減少腦水腫、改善腦部代謝與血流循環。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利用非侵入式磁場刺激大腦皮質區域,調整神經元活動與可塑性,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應用範圍:腦中風後偏癱、外傷性腦損傷後的認知與運動障礙、憂鬱症、促進神經功能重整與可塑性。
傳統中醫治療,常見方式為(1)針灸:刺激經絡,調節氣血,促進神經修復;(2)中藥調理:如補氣活血、化瘀通絡的方劑;(3)推拿/拔罐:改善局部循環,減輕疼痛與痙攣,中醫觀點:神經損傷常歸因於「氣血瘀阻」「經絡不通」,中醫以調和陰陽、疏通經絡為主,幫助功能恢復。在適應症上如中風後遺症(如偏癱、語言障礙)、神經性疼痛(如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周邊神經損傷(如腕隧道症候群)。
不管是高壓氧治療、重複性經顱磁刺激、中醫治療,需經醫師評估適應症及討論充分溝通,才能制定合適的整合治療及最佳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