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過夜更智慧 AI精準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

健康管理中心 李愛先主任  

免過夜更智慧  AI精準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圖片).文章語音朗讀連

免過夜更智慧  AI精準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圖片)         你也常常這樣嗎?明明睡了7至8個小時,白天卻還是沒什麼精神、容易打瞌睡?小心,這可能不是單純太累、睡不夠,而是你在睡覺的時候,呼吸不小心「停住了」,這樣的狀況,很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就是常聽到的OSA(Obstructive Sleep Apnea)在作祟。

  為了幫助民眾更方便地及早發現,本院健康管理中心導入免過夜的「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無需住院、只需10至15分鐘,即可透過人工智慧AI快速且精準的完成睡眠呼吸中止篩檢及風險評估,不僅協助您把握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更可以提供給臨床醫師做為後續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

別輕忽打鼾,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統計發現,77%打鼾患者不確定自己有沒有打鼾,23%患者甚至堅信自己不會打鼾。就算家人提醒,許多人可能也將其視為「只是最近太累了」而不以為意。

  然而,嚴重的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的第一個警訊。患者在睡眠時會反覆發生上呼吸道暫時性阻塞,導致呼吸中斷而驚醒,進而打斷深層睡眠,更讓身體整晚處於缺氧狀態,長期下來,將提高多種併發疾病的風險。

OSA與多種慢性病息息相關
  根據國際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腦中風甚至失智症都有密切關聯。除了健康風險,OSA還會影響白天的專注力與反應時間,是交通事故和工作失誤的潛在風險因子。

  肥胖、年長者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危險因子,但令人驚訝的是,許多OSA患者並不屬於肥胖族群,也不是中老年人,許多外觀體態看起來健康的壯年上班族,也都是OSA的患者。

為什麼很多人沒被診斷出來呢?
  雖然 OSA 的危害不容小覷,但它的診斷率一直偏低。主要原因是傳統的睡眠檢查方式-「多項睡眠生理檢查(PSG)」需要前往醫院睡眠中心住一晚,加上排隊等候床位,常需要3至6個月,讓許多人打退堂鼓。此外,過夜時身上要貼滿感測器,也可能無法反映真實的睡眠狀態。

  正因如此,亞東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與睡眠中心及耳鼻喉部醫療專家合作導入了「免過夜的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讓健檢客戶或一般民眾能在門診流程中快速完成初步篩檢,協助早一步發現問題、早一步介入改善。

什麼是「免過夜的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呢?
  這項創新檢測結合了人工智慧AI技術以及上呼吸道超音波影像,可以在短短10至15分鐘內,完成對受檢者上呼吸道結構的掃描。檢測過程完全非侵入式,非常適合一般健檢流程中的搭配使用。

  該項檢測透過AI演算法,根據咽喉、舌部等軟組織的形態與鬆緊程度,自動預測評估患者罹患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程度,掃描得到的影像結果,也是耳鼻喉科或睡眠專科醫師後續治療的重要依據。

臨床驗證支持,讓風險提前現形
  該項技術已獲得美國FDA、歐盟CE與台灣TFDA等認證,並已在臺大醫院、美國史丹佛大學睡眠醫學中心實際應用與驗證,證實超過九成的中重度OSA患者可以透過這項檢查提早偵測出來。

  這也代表,許多原本會被忽略的年輕族群,現在有機會在身體出現重大異常前就發現隱憂,為健康及生活品質爭取關鍵先機,達到早期發現,精準治療。

誰應該主動考慮做這項檢測呢?
* 常常打鼾、鼾聲大到吵醒家人
* 家人曾發現你睡覺時呼吸停止
* 無論睡多久,白天依舊昏昏沉沉、精神難集中
* 頸圍較粗(男性 > 40 cm,女性 > 35 cm)

  若有上述一項或多項情況,建議主動向醫師諮詢是否適合進行進一步檢測。

現在,不必再等!
  睡眠是人體最重要的修復機制之一。別再讓呼吸中止悄悄拖垮你的健康。「免過夜的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提供您一個輕鬆、快速、無負擔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睡眠健康,掌握早期預防的機會。

健康管理中心  李愛先主任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一般內科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心血管介入治療、心搏過緩的節律器置放、週邊血管疾病的藥物及介入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aspx?CID=0401&&DoctorID=95638

免過夜更智慧  AI精準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圖片)

 

 

「免過夜的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