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309期
  • 2025年8月

植牙助您重拾咀嚼力 醫師評估不可少?

牙科部 林秉毅主任  

植牙助您重拾咀嚼力  醫師評估不可少?(相關圖片).文章語音朗讀連

植牙助您重拾咀嚼力  醫師評估不可少?(相關圖片)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牙齒健康,當缺牙發生時,許多人會選擇人工植牙,來恢復咀嚼功能與外觀。現在的植牙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成功率普遍超過九成,是牙科重建的一大進步。

    不過,醫療從來沒有百分之百的保證。即使植牙成功率高,也仍有可能出現一些「成功背後的風險」。如果忽略了這些可能的併發症,輕則引起不適,重則可能導致植牙失敗,甚至影響未來的治療。
  
  因此,在選擇植牙前,我們應該先了解風險、做好準備,才能讓這項投資更安心、更長久。

常見的植牙併發症有哪些?
  雖然植牙只是小型手術,但術後仍可能出現一些短期或長期的不適。以下是常見的幾種併發症:
* 植體周圍炎:人工牙根的「隱形殺手」
  這是一種發生在植牙周圍的慢性發炎,類似於牙周病。早期可能只有牙齦紅腫、流血,但如果骨頭流失太多,就可能讓植體鬆動、甚至脫落。口腔清潔是預防的關鍵。不要以為植牙是金屬就不怕蛀牙,長期沒清潔乾淨,也會導致植牙周圍發炎,甚至失敗。

* 神經受損:可能導致嘴唇或下巴麻木
  下顎後方牙齒附近有一條叫做「下齒槽神經」的感覺神經。如果植體位置太靠近這條神經,術後可能會讓下唇或下巴出現麻木或刺麻感,影響咀嚼與說話。
  
  若骨頭高度或寬度不足,就會讓植體和神經靠太近,是造成這種併發症的主因之一。

* 鼻竇穿孔:上顎植牙的潛在風險
  上顎後牙區的骨頭常與鼻竇相連,如果骨頭太薄或太矮,植體可能會穿進鼻竇,造成鼻塞、鼻竇炎等問題。 
  這時醫師會建議搭配「鼻竇增高術」,在植體周圍補骨,以避免植體接觸到鼻竇,提高手術安全性。

* 術後感染與不適:忽略照護的小代價
  植牙後若口腔清潔不當、抽菸或慢性病控制不佳,可能會導致傷口癒合變慢,甚至感染,出現腫脹、疼痛或化膿的情況。

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併發症
  其實並不是所有併發症都是醫師操作問題。病人的體質與術後照護習慣,往往也會大大影響植牙成敗。尤其是術後清潔與定期追蹤,對維持植牙的穩定性非常重要。
  
植牙常見風險因素
* 骨頭條件不佳(骨頭太薄、密度不足)
* 有糖尿病或免疫相關疾病
* 長期抽菸
* 術後口腔清潔不良
* 沒有定期回診追蹤

如何讓植牙「穩、久、好」
  只要事前準備完整、手術操作精準、術後照顧確實,就能大幅降低植牙失敗的風險。醫師建議您:
* 術前評估:安排X光、3D斷層、檢查全身狀況
* 術後照顧:遵從醫囑服藥、冰敷與休息
* 清潔最重要: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植體周圍
* 定期回診:每半年至一年追蹤一次並洗牙
* 控制慢性病:穩定血糖、戒菸有助癒合與維護

醫師小提醒
  植牙並不是「裝上就沒事」的產品,而是一項需要長期照護的醫療行為。選擇植牙時,也請選擇願意長期陪伴您、定期追蹤的專業牙醫師。

Q&A 專區:民眾常見問題
Q:我植牙兩年了,最近牙齦紅腫,是正常的嗎?
A:有可能是植體周圍炎初期,建議盡快回診檢查,避免惡化。
Q:我有糖尿病,還可以做植牙嗎?
A:只要血糖控制穩定、通過術前評估,就可以植牙。但術後更要注意清潔與定期回診。

牙科部  林秉毅主任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口腔植體及重建、口腔顎面囊腫及拔牙手術、顎顏面外傷及骨折、口腔顎面良性腫瘤、口腔顎面惡性腫瘤

https://www.femh.org.tw/section/sectionDetail2.aspx?CID=0270&&DoctorID=87138

植牙助您重拾咀嚼力  醫師評估不可少?(相關圖片)

 

牙線或牙間刷清潔植體周圍

 

 

 

植牙助您重拾咀嚼力  醫師評估不可少?(相關圖片)

 

 

上顎後牙區植牙示意圖

 

 

植牙助您重拾咀嚼力  醫師評估不可少?(相關圖片)

 

 

植牙接觸或傷害下齒槽神經,造成下唇麻木

 

 

植牙助您重拾咀嚼力  醫師評估不可少?(相關圖片)

 

 

左圖為健康牙齦與骨頭包覆植體,右圖為牙齦發炎與骨頭吸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