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專欄-卓越醫療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成立以病人為中心的呼吸道照護跨團隊的醫療照護,秉持著「精準醫療、團隊合作、永續減碳、優化流程、品質提升、創新研發與追求卓越」的核心內涵,形成並實行一個以醫護藥營等跨團隊的聯合照護模式與醫療照護內涵,深植各照護疾病的醫療方針,持續打造優質的胸腔卓越照護中心。在全面品質管理的理念與文化上,所有醫療服務、照護與策略執行,皆以病人為中心,進行創新研發、持續改善、分析檢討、訂定標準化流程且落實的理念和文化,以此建立胸腔科的品質文化。
依據臨床所需、團隊任務、年度工作計畫等,訂定許多計畫策略,藉由各項計畫,推行各種工作項目;同時依院方單位品質推動架構,設置胸腔內科之病人安全、品質改善(指標種子)、ISO之專責人員,每月定期於科部會議進行報告。並制定各項指標,每月於團隊會議分析及檢討,且針對異常指標以PDCA原則提出改善計畫且追蹤。
全面品質管理的精神理念及具體成效
* 創新研發文化:胸腔內科以創新醫療為理念主軸,醫療照護從新思維、新技術、新開發、新服務為主,架構新醫療模式及服務,包括創新使用吐氣一氧化氮精準醫療於氣喘病人治療方針、創新開發5GAI聲紋監控氣喘照護監控、創新研發呼吸治療大數據智慧醫療預測拔管預測及ARDS風險評估等。
* 系統優化創新:以住院病人為主,醫療照護上,住院高風險的病人,系統會即時警示提醒團隊照護,以能積極處置,減少插管與急救比例;COPD病人過去常使用口服類固醇亦在醫療系統會以警示視窗提醒;氣喘病人系統警示過度使用SABA病人;呼吸治療電子系統優化等,不斷創新系統資訊化,以提升照護品質。
* 品質持續改善文化:醫療品質各項指標皆定期監控、分析與檢討,即時因應須修正之內容,並進行分析、檢討、改進、提出策略執行的PDCA循環改善,定期開會檢討改善,以持續提升品質文化,如持續降低住院平均住院天數、持續提升COPD病人戒菸成功率、持續提升遠距醫療服務與遠距健康諮詢。
* 建置標準化流程:各項醫療執行過程皆寫成標準化文件,以建立完整及正確的醫療照護行為,且透過標準化作業提升照護品質。如呼吸治療加護中心(RCC)建置脫離呼吸器流程之標準化醫療指引,使脫離率全國領先;肺復原之執行亦制定標準化作業,其執行率領先全國。
* 運用指標監控品質:依臨床照護需求,胸腔內科訂定品質指標,並為正確收集指標數據,明訂指標定義書,且運用資訊自動化收集,及建置Tableau儀表板輔助胸腔內科照護團隊,進行臨床分析、檢討、改善使用。自2018年開始辦理指標稽核,確認單位指標種子了解數據收集定義、異常指標之檢討改善等。
胸腔內科照護團隊在醫療品質榮獲多項獎項肯定
在過去團隊的努力下,可從下述列舉成效,顯現我們在團隊照護、醫療創新與不斷追求品質提升的具體展現成果、包括:
* 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同時具備「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照護品質」與「氣喘疾病照護品質」之認證資格。
* SNQ國家品質標章:榮獲五個SNQ國家品質標章肯定。
* 氣喘照護:運用吐氣一氧化氮及5G聲紋智慧創新,榮獲台灣智財局專利(證書號: M670227),使氣喘良好控制比例高達94%,並大幅降低氣喘急性發作及使用口服類固醇比例(由2019年11.07%降至2024年2.89%),此外,結合ESG減碳永續經營,持續減少使用排碳量高之藥物(如短效支氣管擴張劑)與延長管,3年內已減少44.83%用量,成功降低3,250 kgCO?e排放。
* 慢性阻塞性肺病照護(COPD):以團隊合作醫療照護優化流程,2024年COPD病人戒菸成功滿6個月以上達94.29%,領先全國,且在國健署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照護品質之獎勵金,6年獲得全國最高品質獎勵金。
* 呼吸治療:以電阻抗電腦斷層掃描(EIT)創新研發,提升重症醫療品質,呼吸照護中心的脫離成功率達到74%。
結論
為因應未來智慧與科技醫療的趨勢與發展,胸腔內科本著優質醫療照護的初衷,結合完整團隊照護,透過精準醫療、團隊合作、系統管理、流程優化、研究創新與品質提升等各面向,持續提升呼吸道疾病照護品質,並且更將ESG精神,融入臨床實務,善盡社會醫療責任,讓呼吸道的病人都能獲得優質的醫療照護,將更不斷引進創新理念與技術,同時運用品管監控及策略,建立指標予以監控與檢討,持續改善並努力優化流程,進而達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之目標且永不停歇。

胸腔內科榮獲5項SNQ國家品質標章殊榮

胸腔內科品質成效發表於各醫療學會,成果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