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專訪安排於市長辦公室,在等候市長的短暫空檔中,環視了一下週遭環境,辦公室的牆面幾無留白、懸掛了多幅介紹土城市社區公園與推動社區敦親睦鄰的大型海報,顯示市長對於這些政策的重視。而在隨後的專訪中,市長也針對這些政策的規劃思維與理念侃侃而談。
運用行政經驗、有效分配資源
     王市長26年公務生涯,歷練過台北縣勞工局、社會局與民政局等單位,蓄積法規擬訂與政策施行等專業經驗,然皆屬於各自獨立作業的區塊。到土城市擔任地方首長後,則必須綜觀全盤、身處第一線瞭解民眾的需求,以便提供民眾最需要、最迫切的服務。王市長回憶過去的歷練,覺得這些行政經驗,更能幫助他有條理地掌握地方問題,並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市公所的CEO(決策者),以公所的有限資源,作地方需要的建設。
以「社區」為概念,打造美麗、健康的土城市
    土城過去是工業都市,王市長認為要能解決土城市民最根本的問題,必須以「社區」為概念來進行,讓白天留在社區的老人、小孩得到良好的照顧, 年輕人才能放心工作,也因此任內的重要政策推動皆以「社區」作為發展規劃的起始點。
開闢社區綠帶、規劃親山步道
 提升社區的居住環境品質,居民才會有健康的身體。由於土城市在過去多為工廠、缺少公園綠地,居民閒暇時沒有可運動、休閒的地方。自2007年起,土城市陸續將公墓轉變為公園綠地,一來可美化市容、二來亦增加居民休憩的場所,實為一舉二得。王市長延續開闢社區綠帶的理念,在今年5月12日,占地1200多坪的土城市延和社區公園正式啟用。延和社區公園不僅種植綠樹花草,並有里民集會場地、兒童遊戲區與體適能設施等,讓民眾多個運動、休閒的好去處。
 除了社區公園的打造,土城市亦十分重視親山步道的規劃。王市長表示土城市的山不高、而且環境保育相當成功,連環境乾淨指標的螢火蟲都可在親山步道發現其蹤影,也是大台北地區搭捷運就可以運動休憩的地方。現已規劃的10條登山路線不僅土城居民會去健行,不少外縣市的民眾也慕名而來,一同享受土城市的好山好水。
重視社區民眾心理層面、提倡敦親睦鄰有品運動
    除了提供社區居民良好的居住環境,王市長有感於近年來社會良
善風氣逐漸式微,因此自2008年起開始推動「敦親睦鄰有品運動」;今年更邀請布袋戲人物「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擔任形象代言,希望藉由史豔文帶給民眾謙謙君子儒俠的形象,呼籲民眾一同推行禮貌,讓生活更美好社會更祥和。王市長表示,用一個最簡單的招呼就讓市民感受禮貌帶來的舒適,整個城市就會慢慢改變,進而帶動整個社會的祥和之氣。
重視老人照護議題、關懷社區長者
   配合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土城市在老人照護的議題上也有不少
著墨,如「推動社區照護關懷據點」與「組織社區關懷服務志工」。王市長表示為提高家庭照顧老人之意願及能力,與提升老人在地化生活之自主性,土城市特別推動社區關懷據點,由社區發展協會主導、提供電話問安諮詢轉介及實地關懷訪視,結合民間單位資源、村里辦公室及志願服務人員,提供65歲以上老人服務,透過在地化之社區照顧,來維護其身心生活安全及身心健康,讓長者繼續留在社區生活。且定期舉行聯繫會報暨健康講座活動,除了與志工們建立良好的溝通反應管道外,更藉由健康講座加強志工們的專業知能,期能擴大推廣關懷服務效能。
  此外,設立老人休閒中心,規劃將安養堂一樓重新規劃配置、以作為附近長者的聚會交集之地,提供長輩一個可以活動、休閒和人際互動的場所,鼓勵老人互相交流,讓長者留在熟悉的社區、擴展生活領域,以落實「健康終老」的理念。
預防勝於治療、營造健康社區
 對於市民健康的期許,王市長認為現代人疾病發生的原因,多為壓力大與不好的生活習慣所引起的,民眾應該主動關心自身健康,最好的方式便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認為醫院應該透過市公所走入社區,針對不同的里民特色、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健康議題與健康檢查,進而帶動地方醫療、保障民眾健康與營造健康社區。除了身體健康照護,王市長也提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希望醫院能夠提供民眾心理諮詢的服務,以達到身心靈健康全方位的守護。
    整場訪談王市長妙語如珠,氣氛十分融洽。而在訪談的過程中,亦深刻地感受到王市長對於賦予土城市新風貌的熱忱,就如「倡敦親睦鄰有品運動」的推動,王市長認真地表示現在的作為是為土城市種下一棵種子,不久就能看到生根發芽,改變整個土城市的氛圍。在王市長近兩年的帶領下,土城市已經展開新的風貌,年底土城升格為新北市一員,在中央豐沛的資源支援下,亞東醫院與土城市公所攜手合作,協助社區居民的衛生心理照護與健康生活型態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