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自1993?起,65歲以上老年人口(以下簡稱老人)占總人口之7.1%,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我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受戰後嬰兒潮及大量人口由中國大陸遷臺的影響,加上醫藥科技發達、衛生環境進步、國民營養改善 之後,死亡率持續下降,促使人口快速成長。在2021年第一波戰後嬰兒潮開始進入65歲,之後老年人口將快速攀升;到了2041年第二波嬰兒潮(1976年龍年出生)進入65歲之列,高齡人口將達702.9 萬人;於2056年,高齡人口再增加為761.6 萬人,約為目前的三倍之多。(資料來源:國民健康局)
     因此,亞東醫院責無旁貸地應該為長者建立持續性、完整性、可近性高的高品質健康照護。
     老人在健康照護上可以大致區分為三個族群。一、健康狀態尚佳或有慢性病但病況穩定。二、需要急性照護。三、需急性後期持續照護。
     針對第一個族群而言,可以健康促進與疾病篩檢和慢性病治療與管理為主。例如一位66歲的高血壓女病患,除了正確與規律的藥物控制之外,適度的運動、低鹽的飲食、定期的癌症篩檢(每年一次的抹片檢查、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與糞便潛血篩檢)、每年定期流感疫苗注射、每五年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等等都是對第一個族群需要提供的。
     針對第二個族群而言,應提供高品質有效率的照護,如慢性病的不穩定或急性併發症的治療,有效率的手術或侵入性療法等。讓民眾在醫療需求最緊急最重度的時候能得到最佳的照護。本院連續兩次獲得衛生署醫學中心評鑑特優的肯定,急重症的照護又在衛生署「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被評定為『重度級緊急醫療醫院』,適足以提供此族群的需求。
     針對第三個族群,應有完善的急性後期照護體系,本院有居家照護、品質良好的合作醫院(提供呼吸照護)或護理之家與養護機構。讓需要急性照護的民眾在穩定之後回到社區或自家照護之前能有一個過渡階段的照護。
     面對高齡社會的來臨,亞東醫院有最好的基礎提供急重症的照護。而在此基礎之下更應延伸急性照護前後的醫療服務。例如癌症篩檢發現早期乳癌或大腸直腸癌,有好的專科照護才能早期成功治療。老人照護需求會在這三個族群間轉換,唯有好的急重症照護基礎才能發展持續性、完整性、可近性高的高品質健康照護。面對高齡社會來臨,本院將自許成為高齡者首選的照護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