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繁忙壓力大 小心『消化性潰瘍』

肝膽胃腸科 黃種粹醫師  

工作繁忙壓力大  小心『消化性潰瘍』(相關圖片)    化性潰瘍有兩種,分別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症狀有輕重之分,輕者會造成消化不良。胃潰瘍經常有上腹部中央位置悶痛,在空腹的時候尤其明顯,此時若進食反而疼痛加劇;而十二指腸潰瘍主要是在上腹部略偏右側的地方悶痛,在空腹的時候雖然不適感增強,但是進食後卻能稍微緩解疼痛的症狀。至於嚴重的症狀則是潰瘍性的出血,會呈現黑色、糊狀、帶有強烈腥臭味的血便。

    粗率的統計,全台灣成年人口約有十分之一曾經罹患過消化性潰瘍。這一類疾病常見於青壯年和老年族群,十二指腸潰瘍多發生於二十至四十歲年齡層,而胃潰瘍則較常見於四十至六十歲人口,老年人口多半因為藥物的因素所致。男女發生消化性潰瘍的機率大致相同。

    對於潰瘍的真正發生原因,目前研究傾向認為這是胃腸道的保護能力抵擋不住破壞因素所導致的黏膜傷口,向下腐蝕達到黏膜下層便形成潰瘍。常見的潰瘍原因有胃幽門螺旋桿菌(此細菌會製造一種酵素干擾胃腸黏膜的完整性),藥物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固醇、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藥物等)、抽菸、飲酒過量、生理傷害時黏膜血液缺乏供應、生活精神層面壓力過大、飲食作息不規律等等。

    診斷的方式除了標準的症狀之外,往往需要借助檢查工具,例如:胃鏡或上消化道攝影。胃鏡的優點是病灶不論大小皆可觀察清楚,同時能夠針對需要病理切片的潰瘍採集組織或是對於出血性的潰瘍設法給予止血治療,而這些額外的功能都是上消化道攝影所無法完成的。

  經常有人會疑惑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做胃鏡檢查?可以考慮如下:第一、不舒適的感覺達到中度或強度以上;第二、符合醫學上的警示訊號,包含:貧血症狀 (頭暈、疲勞、臉色蒼白或是經由抽血診斷)、排便出血、近期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年紀超過四十歲、服用藥物效果不佳、家族成員有胃癌。如果有上述情形則建議需要接受胃鏡檢查。
  
    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以藥物為主,目前公認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是最有效的藥物,其他還有第二型抗組織胺劑。治療的時間平均需要二至三個月的療程。除了藥物服用之外,設法改善或減少胃腸黏膜的破壞因素也很重要,例如: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則評估抗生素滅菌治療或是檢視目前所須服用的藥物以及調整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之改善。要診斷胃幽門螺旋桿菌最常見的方法一般是在做胃鏡的時候,因為診斷潰瘍而順便採取檢體進一步檢驗有無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證據。至於其他診斷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國內常見的有:(1).抽血法測試血清有無抗體存在;(2).碳-13尿素呼氣檢驗法(先喝下一杯特殊藥水然後間隔一段時間之後採集呼出的氣體透過機器分析有無尿素分解的變化來判斷體內究竟是否有細菌存在),如果證實感染則在何種情況下需要治療呢?目前研究認為最需要治療的有三種情形:第一、消化性潰瘍;第二、家族成員裡面有一等親罹患胃癌;第三、萎縮性胃炎合併腸化生之病理診斷。至於其他狀況則須由專科醫師判斷。

 治療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是服用三合一藥物療法。現行全民健保的制度運作下,多數民眾都是因為接受胃鏡的採樣而診斷出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這時候如果服用七日的三合一滅菌療法之後,多半會輔以碳-13尿素呼氣檢驗法這個非侵入性而且又具備高敏感和高專一性的檢查以便確定真的治療成功,但是民眾與醫師都須注意,在接受碳-13尿素呼氣檢驗法之前的四週之內不可以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或者是第二型抗組織胺劑,如此反而會干擾檢查之準確性,容易產生偽陰性。

 消化性潰瘍的嚴重併發症症包含了急性期的出血不止或胃腸道穿孔。出血不止時需要胃鏡止血,或血管攝影加上栓塞止血或是外科手術治療;而胃腸道穿孔則需要外科手術修補。至於長期的併發症則可能肇因於經年累月反覆發生的消化性潰瘍預合之後所遺留下來的疤痕因而造成胃腸道的狹窄,如此會產生嚴重消化不順甚至於營養吸收不良而體重減輕,此時更需要胃鏡的評估決定下一步的治療,例如:內視鏡氣球擴張術或是藉由外科的繞道手術以求改善症狀。
  
 關於飲食方面,則需要注意如下:初期的一個月內以容易咀嚼消化的食物為主,搭配烹調清淡,減少刺激性食物例如;咖啡、酒、辣椒、芥茉、胡椒等,另外酸性水果如:鳳梨、柳丁、檸檬等因人而異並不一定會造成胃部不適所以沒有絕對的限制,等到復原期之後,飲食原則採一般正常,吃飯要定時定量,從六大類食物中均衡的攝取各種食物,以獲得完整的營養,不要純吃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不抽菸、不喝酒,作息要有秩序,不要熬夜,減少工作的煩惱壓力,心情保持愉快。

    現代社會普遍工作繁忙壓力大,加上人口平均年紀已接近八十歲,消化性潰瘍仍然是門診常見的一個疾病,呼籲有類似消化不良症狀的民眾關心自身健康,本院隨時提供完善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