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臺灣正式開始使用rt-PA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亞東醫院從2001年開始構想有關動脈血栓溶解治療的模式,「腦中風再灌流團隊」結合神經內科、心血管中心、影像醫學部、急診醫學部、加護病房各科部精英二十四小時待命,提供靜脈注射血栓溶解治療及動脈注射血栓溶解、氣球擴張術、血管整形等「動脈再灌流治療」。在2002年第一例採用動脈血栓溶解及氣球擴張術治療到2010年共進行92例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血管攝影,並完成61例動脈再灌流治療。
時間是決定中風預後的關鍵因素,本院神經內科根據半年來500位急性缺血性中風病人的就醫紀錄統計,發現從急性缺血性中風病患發病到就醫的平均時間,竟高達34小時。其中有81%的病人因為不知道自己中風,或抱著逃避的心理不願就醫,因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機。只有約 19% 的病人可以於發病後2小時內到達急診,也只有這些及時到達的病人才有機會進一步看是否能予以施打血栓溶解劑,因此「時間」是決定中風預後的關鍵因素。對於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在3小時內注射血栓溶解劑rt-PA。從發病送醫到醫師判讀是否適合施打藥劑的期間非常緊迫,把握送醫時間才能將中風的後遺症減至最低。
「Time is Brain」,不論是3小時內的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或6 到12小時的動脈再灌流治療,重要還是如何教育民眾早期察覺腦中風的症狀並作出正確的決定,提高發病兩小時內到院的人數,才能提升治療的機會。
目前亞東醫院靜脈血栓溶解治療之比例在各科部精英的投入下屢創佳績,在今年度二月曾單月達12%之施打率,平日也維持5%至10%之高水準比例,為全國屬一屬二的優秀團隊,僅管如此,亞東醫院為落實社區衛生教育,善盡社會責任,我們今天成立腦中風病友會,主要工作為提供腦中風病友及家屬各項衛教資訊及支持,並積極參與社區腦中風衛教宣導,藉以提升病友會活動之參與度,以期降低腦中風的再發生率以及預防各種併發症的發生。病友會活動將成為神經內科的工作重點之一。
亞東醫院腦中風病友會每季定期舉辦病友會活動,以凝聚病友之向心力,並加強對病友之衛教??服務。不負「持續提升醫療品質」的使命及邁向「民眾首選的醫學中心」的願景。因此成立『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新北市分會』,主要工作為提供腦中風病友及家屬各項衛教資訊及支持,藉由支持團體的力量協助病人及家屬,參與度與腦中風相關知識,共同預防腦中風的發生、降低腦中風的再發率以及預防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本院朱樹勳院長指出:『但是我們要求的腦中風治療水準要領先其他醫學中心』,從院長自信的神情彷彿看到亞東醫院對醫療品質的執著,尤其為了讓腦中風的靜脈血栓溶解治療之施打比例,本院花了很多心思投注並整合醫院的人力及物力資源,將神經內科及神經放射科整合成腦中風中心,這也是新北市醫院最強的腦中風醫療團隊之一。
講座當天協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血管科胡漢華教授親臨現場,表達對中風照護的關注。胡漢華教授在成立大會上發表病友協會成立宗旨與發展方向,呼籲一人不二次中風、一個家庭不二人中風的「兩大不二法則」,避免中風病患在生理、心理與社會經濟的壓力加劇。
我們於成立大會中邀請病友五十多歲的謝女士,外出返家剛抱起孫子,就感覺雙手發麻無力,且說話有些口齒不清,家人警覺有中風跡象即時送醫,經檢查發現確實罹患梗塞性腦中風。醫師緊急施打血拴溶解劑後症狀獲得改善,雙手也恢復正常功能。另一位出席成立大會的男性病友則曾接受了基底動脈支架的治療,由本院心臟內科李愛先主任以高超技術,讓原本非常嚴重的腦幹中風患者重現生機,陳龍醫師與病友也共同分享了這一段故事。
與會的病友與家屬,在活動中不僅相關知識得到充實,會場所提供的點心,美味又健康;另外還配合腦中風衛教壁報的展示,讓大家都覺得不虛此行。最後在胡漢華教授帶領與會的病友與家屬在本院醫療團隊的祝福下,共同切下蛋糕,宣布病友會正式成立。未來每年亞東醫院將持續舉辦病友會,透過不同的主題呈現,以嘉惠新北市的腦中風病友與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