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知道,「吸菸」對健康有害。菸裡的有毒物質,會導致各種癌症,也會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除此之外,吸菸會加速心血管、腦血管的硬化、阻塞,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和周邊血管疾病的風險。
可是,許多吸菸的人,明明知道菸對健康的壞處,還是戒不掉吸菸的習慣。因為吸菸會成癮,會使人產生依賴性。菸裡的尼古丁,會影響腦部,使人成癮,不吸菸就會不舒服。另一方面,吸菸的同時,就吸入了四千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有超過六十種物質是已知的致癌物質。菸草公司為了利益,販賣的是一種會讓人上癮的有毒物質;而吸菸的人花錢買菸來抽,不只是在傷害自己的健康,也傷害了周圍無辜吸到二手菸的家人、小孩、和朋友。稍微想一想,就知道這是很不值得的消費和習慣。世界上有些城市,已在推行「無菸城市」的活動,甚至有「無菸國家」的提議,在那樣的城市裡,商店沒有賣菸,也沒有任何人吸菸。也許有一天,販賣香菸和吸菸行為這種人類發明的愚蠢行為會走入歷史,完全消失在我們的生活。
我讀高中時的英文老師,是個文質彬彬的先生,上課風趣幽默。下班後,也是個懂得生活情趣的好老公,與太太都會下廚,燒得一手好菜。不過他也是個老菸槍,每節課上課的空檔,或課堂間的下課時間,他時常到走廊上吞雲吐霧。我在醫學院實習時,有天在醫院走廊遇見這位老師,原來他在照顧已臥病在床的太太。我去探望師母時,她已全身泛黃消瘦,意識不清,身上有許多管路。原來她得了肺癌,而且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腦等器官。老師已照顧她一陣子了,我和同學去病房時,他眼中仍泛著淚光。不幸的是,在她離開後的一年內,先生某一天摸到頸部自己有腫塊,後來診斷是鼻咽癌轉移到頸部淋巴結,他這才開始戒菸,接受治療,與疾病奮鬥了三年左右,還是不敵疾病。我想起當時他們夫妻瀟灑恩愛的樣子,再對照後來生病時的虛弱體態,前後不過幾年時間,不免有微微的感傷。即使夫妻間深情還在,他們還是在五十多歲的年紀,與彼此與眾人告別,相繼離開人世。菸和二手菸會導致癌症,是已經確定的事,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還是要奉勸各位癮君子,早日戒菸。
除了癌症以外,吸菸也會導致心血管、腦血管的硬化、阻塞,造成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與腦中風。血管阻塞如果發生在雙腳的動脈,造成周邊動脈阻塞,腳的遠端得不到足夠的血流供應,也會缺血壞死,嚴重者甚至面臨截肢的命運。血管阻塞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吸菸、年齡及家族心血管疾病的病史…等等,要預防和控制這些危險因子,除了配合醫師的建議服藥治療,在飲食上,也要注意減少動物性脂肪如:肉類、海鮮、內臟、蛋黃等食物的攝取,多吃天然的蔬菜、水果和五穀雜糧。在生活上,要保持規律的作息,愉悅的心情,並且培養運動習慣。此外,戒菸也是很重要的事,有些民眾懂得規律服藥控制血壓、血糖及膽固醇,卻仍不願意戒菸,這樣子治療就只做了一半。在此提醒還在吸菸的民眾,要把菸完全戒除,才可以有效預防血管阻塞,不要等到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發生了,才想開始戒菸。因為抽菸而導致身體癱瘓、失能,代價未免太大了,從現在就下定決心立即戒菸吧!
從戒菸的第一天起,血中的有毒物質就會降低,心臟疾病的發生率就會下降。戒菸一個月後,肺活量和血液循環功能就會開始改善,全身就會變得有活力起來!吸菸也會加速肺功能的衰退,肺是人體最早開始老化的器官之一,從25歲開始,肺活量就開始下降。吸菸的人的肺活量下降得更快,長期吸菸的人,五十歲時的肺活量相當於一般人七十歲時的肺活量。吸菸會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因,增加氣管炎、肺炎及氣喘等疾病的風險。吸菸還會造成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加速皮膚老化,在消化系統方面會造成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及大腸病變,吸菸也會增加骨質疏鬆症、白內障、睡眠障礙和精神疾病等等。孕婦若吸菸或吸了二手菸,也會對胎兒造成危害,增加早產和胎兒疾病的風險。
總而言之,吸菸對健康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益,吸菸者平均比一般人減少14年的壽命。吸菸所導致的疾病,殘障和失能,對個人生活和家庭都是一大負擔。吸菸者身上的菸垢和氣味,是家人、小孩不願意親近的原因之一,也會影響職場人際關係和社交生活。為了您和家人朋友的健康幸福,請盡早戒菸吧!
有意戒菸的朋友,請多多利用本院的「戒菸門診」。本院的家庭醫學科各節門診,都提供幫助戒菸的服務,除了有專門醫護人員的衛教,也有心理師專人諮詢追蹤戒菸的情況。醫師可視需要開戒菸貼片或戒菸藥物,藥費絕大部份都有國健局的補助,民眾只要來戒菸門診,就可以得到全面的協助戒菸服務。願大家都能遠離菸害,擁抱清新的健康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