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教的過程中常常聽到病友們說,得到糖尿病真的好辛苦,飲食控制經常讓我覺得肚子餓,而運動需要有多大的恆心毅力啊!因此有許多糖尿病友擔心被限制而拒絕衛教師安排營養與衛教課程,但又很擔心糖尿病併發症,於是人生從彩色變成黑白。 
       您們的心聲我們都有聽到,其實飲食衛教並不是要讓你肚子餓,而是與你一起找出適合你的飲食,我們不會強迫你大量運動,而是要一起發現屬於您的運動模式。且會告訴如何預防慢性合併症,減少不必要的擔心。只要放心將自己交給我們糖尿病照護團隊,我們會用心的幫助您。有病友告訴我,配合衛教師的飲食及運動,他的人生過的比以前更健康更有活力了!
     糖尿病病友們由於自身調節血糖代謝能力的不足,外界環境微小的變化,如:氣候、飲食、緊張、勞累、情緒波動等,都會引起血糖的改變。也聽到許多病友們會說,我沒甚麼不舒服,覺得很好啊!為什麼醫生還會說我血糖控制不好?我常告訴病友,糖尿病是一個隱形殺手,要在還未感受到疾病變化時,就開始預防她的傷害。為了更穩定地控制病情,對血糖進行監測是很重要的。糖尿病人應建立一本自己的病情日記,並養成每天記錄病情變化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就能找出屬於自己的規律。 
  病情日記的內容則應包括:自我測血糖、所測得的血糖值與吃飯時間的關係(包括:飯前與飯後)、及糖化血色素值及測定日期,注射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的時間及種類、劑量,任何可能引起血糖變化的因素,如:食物品種及數量、運動量、生病情況等。如有低血糖情況發生,須記下低血糖症狀出現的時間、與外界的關係,以及症狀的感受等。
  其實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不外乎飲食控制、運動加上藥物(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在用藥之前先做好飲食控制及適當運動,才可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量。要如何做好飲食控制呢?這就需要專業營養師依照個人的需要做飲食計劃,學會如何規劃你的飲食,以符合控制糖尿病的兩項目標:1.達到和維持理想體重。2.維持正常血糖。 
       如果你已經做好良好的飲食控制,運動亦可促進胰島素發揮功能以幫助控制血糖,然而運動需要和飲食計劃及藥物治療相互協調,以有效維持正常血糖。定期的有氧運動,可以適當的加速你的脈搏心跳、增加心肺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輕心臟疾病的危險性。可以做那些運動?能增加肌肉使用氧氣的有氧運動最佳,例如:快走、散步、慢跑、有氧舞蹈、游泳、騎腳踏車…等等。
在運動的時需注意到一些原則:
* 時間:不要在飯前或飯後一小時內,最好飯後1-2小時,避免在剛吃完藥或藥物作用高峰時段做,每次運動時間約20-40分鐘。 
* 次數:應有固定運動時間,一星期至少要三次才能達到效果。 
* 強度:運動的目標在於使運動時心跳速率達到相關年齡運動後最大心跳速率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五,需以心臟能負荷的程度為前提,不可勉強。 
  而糖尿病病人,在門診追蹤治療時,除了一定要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及規律服藥之外,配合醫師指示定期檢查空腹血糖、飯後血糖及糖化血色素,將這些指標嚴格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也非常重要的。醫師給予的藥物不可自行減量,需與醫師討論後才做適度的調整,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的範圍,以減少慢性併發症的產生。醫生也會依照你個別的情形定期檢驗血脂、眼底檢查、神經系統檢查、肝、腎功能檢查、心電圖檢查等。
       只要你有心控制好糖尿病,放心把自己交給我們糖尿病照護團隊,一定會給予正確照護知識,一起建立良好生活習慣,追求健康的人生,人生一樣可以是彩色的!

 
本院糖尿病友健健美聚樂部合影
(此照片經過糖尿病友同意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