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癲癇的誤解 談『兒童癲癇』

小兒部腦神經科 梁昭鉉醫師  

癲癇的誤解  談『兒童癲癇』(相關圖片)

 

       從從事小兒神經工作以來,面對家長,常會被詢問一些關於癲癇的相關問題,今天剛好藉著院訊,與大家一起分享關於癲癇的一些錯誤認知。

什麼是癲癇?
        所謂癲癇簡單來說,是因為腦神經細胞長期不正常放電,導致發作症狀反覆發生的一種慢性病。發作的症狀,包括:反應的改變,或是運動的改變,如:突然改變姿勢、雙手僵直或手腳抽搐、有時會失去張力而跌倒、或呈全身無力(有的伴有感覺的異常,如局部麻麻的感覺)、或自主神經系統的改變(如:心跳加快,臉色潮紅、出汗、嘔吐等)。

我的小孩有羊癲風嗎?癲癇如何診斷?
        癲癇的診斷主要還是根據臨床表現及腦波,可進一步診斷為大發作、小發作、局部型及混合型,或是特殊型態的癲癇,例如:大發作的腦波多為同時性,每一個電極都記錄到之汎發性放電,而部份發作則為挶限一個部位的電極放電,需注意癲癇的診斷是根據臨床表現,而不能單純以腦波為依據。事實上,有百分之五的正常孩童有腦波異常,卻從來沒有癲癇的病史。有癲癇病史的孩童卻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腦波是正常。

癲癇會遺傳嗎?
       癲癇的發生率在小孩而言約0.4%,但大多數癲癇和遺傳無關。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患者找不到遺傳的家族史,且大多數的癲癇是查不出原因的,在查出原因中,有些是先天性如:腦發育異常、代謝性疾病、先天性感染…等,有些則是後天性如:腦外傷、腦炎及腦膜炎後遺症。有一些特別型態的癲癇,如:小發作或良性中心性發作,及一部分發作被認為和基因有關。但癲癇患者下一代得到的癲癇機率確實比一般人高。

那些情況會誘發癲癇患者發作?
      最常見的情況是突然停藥,其他如:喝酒、睡眠不足、聲光刺激(電玩、電視)、感染、發燒…等,也可能誘發癲癇的發作。另外,女性在月經期也可能較容易發作。

癲癇可以治療痊癒嗎?
        一旦診斷為癲癇,一般而言都必須長期服藥,用藥後完全不再發作二至三年,再參考腦波的檢查,可考慮逐漸停藥。癲癇用藥選擇根據病人發作的型態和藥物特性、副作用及價格作考量。只有當第一種藥物無法完全抑制發作時,才會加第二、第三種藥物。如同其他藥物一樣,所有的抗癲癇藥也都有副作用,但只要按照醫師的指示服藥,大多數都是安全的。藥物治療的結果,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可以完全不再發作,但約有百分二十至二十五的病人,有的會再復發,此時就須再度接受治療。如果不吃藥或隨便停藥,抽搐易反復發作,有時會造成癲癇重積狀態,會危及生命。一般停藥需接受醫師指示,慢慢停藥,不可驟然停藥。有很少數的病人,對藥物反應很差,屬於難治療的一型。在用過數種藥物或合併使用多種藥物,且藥物濃度皆在範圍內,仍無法完全控制時,可考慮其它治療,如:生酮飲食或癲癇手術等。

癲癇發作時怎麼辦?
        一旦孩子有抽搐的情形發生,自己首先要冷靜,把他放在安全的位置,如:平坦的床上或地上,防止因抽搐造成頭部外傷,並拿去身上的束縛物如:眼鏡或緊身的衣物。不要嘗試用力制止抽搐,如果有口水流出,可將他的頭部移至一側,使口水順流而出,避免因嗆到而引起窒息,也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手或其他東西強行塞入口中。一般發作約持續二到五分鐘會自然停止,如果仍不停止抽搐,應急速送至急診處治療。

       癲癇不是絕症,是可治療的疾病,只要耐心接受檢查治療,和醫師能充分配合,並隨時注意藥物副作用的發生,定期回診,絕大多數的病人均能得到適當的控制。並且能在幾年內痊癒而停藥,一般而言預後是良好的。就怕家長到處投醫,亂服成藥而耽誤了治療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