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163期
  • 2013年6月

『醫院災害』預防及火災應變

總務處 林子閎組長/王嬿嵐災害管師  

『醫院災害』預防及火災應變(相關圖片)『醫院災害』預防及火災應變(相關圖片)       『命大於天』,以救死扶傷為職責的醫院, 面對潛在的高風險災害,才能迅速掌握化解災難。惟事前預防做好危機管理,第一步就是讓員工上下團結,溝通管道暢通,再輔以嚴謹的危機管理機制,是預防危機發生的最佳方法,因此「醫院危機管理」的規劃變得非常重要。

建立醫院危機管理組織 
  本院首先設立「災害管理師」一職,隸屬於「危機管理委員會」,以專人專職規劃、審查及執行各種可能發生的災害預防、整理與檢討。搭配原有的防火管理人,與工務單位形成防災應變的鐵三角。「危機管理委員會」由院長親自主持,每季開會檢討當季所有發生過的大小事件,率領副院長及相關主管參與,必要時修訂符合實際運作的應變程序,責成一位副院長全責督導執行,院長重視的程度乃不在話下。

醫院的緊急應變指揮體系(Hospital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HICS )
  事件指揮體系(HICS)處理各種可能危機的危害狀況,以院長為指揮官,幾位副院長與重要主管分別擔任聯絡官、發言官、安全官與諮詢官等,加上經驗豐富的幕僚群,下轄執行、後勤、計劃、財務行政等四大部門,分別進行救災、支援、監控、財務等各種災害應變時所會面臨到的各種功能需求,如此始可應付所有的緊急狀況,以不變應萬變。上自指揮官,下至各分組組長,每一個職位都設有代理人制度,即使主官無法即時回來處理,仍該項功能能確保有人執行,足以應付所有的緊急狀況。

訂定醫院緊急災害應變措施計畫
  依潛在危害分析區別出危機三大類別,分別為:災難事件、大型傳染病及不良事件,再深入制定多達22項狀況的危機應變計畫。內容包括:因應災害之預防、準備、應變與復原等各階段之應變體系、組織與工作職責,並針對事件缺失確實檢討改進,防範危機的再度發生。

災害應變支援與資源
         災害若嚴重到須作大部分甚至全面疏散,勢必造成院區極大的壅塞,對於病患的醫療照護也會造成相當不利的影響,因此與9家醫療機構簽訂支援協定、1家學校當做收治集結區及3家距離醫院30公里外的醫療機構,總共與13家機構簽訂備援機制。一旦因災害造成醫院與外界隔絕,在毫無外援的情形下充分?用內部資源包含藥品、醫療器材、油、電及水等物品,皆能維持3天以上醫?運作所需,必要時即可啟動孤立運作以為因應。

火災應變
  為強化全體同仁消防安全等相關知識,除了每月舉辦新進人員教育訓練及每半年全院性教育訓練外,另因單位屬性及所屬環境迥異,及考量輪班人員因時間上無法配合參加,自2012年9月起防火管理人依單位需求個別排定時間進行教育訓練。要求每位同仁了解工作環境附近的滅火器、消防箱、緊急逃生門位置,更需熟悉火災應變流程及滅火、通報、疏散引導任務,包含人人會操作滅火設備、第一時間通報全院及消防局尋求支援機制,以利火災發生時得以即時滅火及疏散人員。

  教育訓練後利用桌上模擬演練進行沙盤推演,以不同的起火點、情境及狀況讓同仁思考如何應變,再以實際演練讓同仁對上課內容加深印象,並於演練後立即召開檢討會,針對演習缺失檢討改善及意見回饋。近年教育訓練及演練場次如下表:
 2010年至2013年消防教育訓練及演練匯總表 

年度

項目

2010

2011

2012

2013

總計

全院性教育訓練場次

10

7

13

19

49

各單位教育訓練場次

45

0

57

23

125

全院性演練場次

1

1

2

2

6

各單位實際演練場次

3

1

49

10

63

各單位桌上演練場次

0

0

58

7

65

『醫院災害』預防及火災應變(相關圖片)

『醫院災害』預防及火災應變(相關圖片)

 

 

 

 

 

滅火器及室內消防栓實際操作教育訓練


  另於4月與消防局聯合辦理夜間血液透析病房消防演習,新北市衛生局及警察大學潘國雄教授蒞臨評核與指導,潘教授表示本院為新北市首家以夜間人力較少狀況下辦理夜間真實演練。

 『醫院災害』預防及火災應變(相關圖片)

 

血液透析病房護理師執行管路分離               

 

 

 

『醫院災害』預防及火災應變(相關圖片)

 

 

消防局抵達救援

 

 

『醫院災害』預防及火災應變(相關圖片)

 

 

兩人共用一床由消防局疏散            

 

 

『醫院災害』預防及火災應變(相關圖片)

 

火災演習檢討會

 

 


總結
  災難現場的應變,不只是各種專業的問題,而是管理的課題。醫院的緊急應變尤其困難,因為如果醫療中斷,病人就可能產生危害,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醫院的危機管理更顯重要,不論哪一類型的災難應變計劃,都必須要考慮如何在災難中延續病患的醫療照顧,確實做到這一點,平時就應該有危機意識與危機管理的觀念,並持續演練測試發掘潛在的缺失,不斷檢討修正才能消弭危機因子,防患未然,使單位運作健全,確保民眾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