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聰明選粽報乎你知 『健康養生好選擇』

營養科 孫文蕙營養師  

聰明選粽報乎你知  『健康養生好選擇』(相關圖片)        午節是台灣重要的三大節日之一,在這一天各地工作的異鄉遊子均會返家團圓,與家人共享應景食物~粽子。除了傳統的台灣南、北粽、客家粽及大陸各省代表粽子外,近幾年也多了許多不同型態的創意粽,包括:加入香腸的香腸粽、加入海鮮的海陸粽、以及各式甜口味的冰粽,都是伴手禮的最佳選擇。在這歡樂氣氛與家人一起享受這各式甜、鹹粽子時,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粽子,才不會在歡樂過後造成身體的負擔,建議可遵循下列原則做出聰明選擇。

粽子熱量大剖析,注意『營養標示』
       由於粽子會因其「大小」、「內容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熱量,一般「北部粽」是將糯米先炒過,再包入豬肉、香菇、蝦米、鹹蛋黃等配料於竹葉中蒸熱,有點像是油飯,「南部粽」是以生糯米混合花生,再包入各式配料於粽葉中,再整串放進水中煮熟,由於是水煮方式,所以熱量、口味要比北部粽低。「客家粽」有米粽、粿粽兩種,米粽是蒸過的糯米飯包入各式材料,以曬乾的麻竹葉包裹再蒸熟食用;粿粽則是糯米經研磨後製成粄糰,加入菜脯香料再用麻竹葉包上蒸熟,兩者在製作上含油量較少且份量較小,因此熱量會較南北粽少。「鹼粽」因體積較小,相對熱量較小,但沾糖後熱量會增加。「湖州粽」,多半成長條型,有甜鹹兩種口味,鹹的是鮮肉粽,以糯米與五花肉所製成,甜口味的多半是豆沙或棗泥甜粽,由於甜餡內含糖與油脂比例偏高,有的內餡會以豬油炒過,熱量較高。端午節除了傳統粽子外,市面上各式琳瑯滿目的冰粽,外皮有用糯米、葛粉、寒天等不同成分製成,餡料也不同,但可藉由參考『營養標示』了解各式冰粽份量大小、熱量多寡及內餡種類等項目,以挑選適合自己食用的冰粽。

   ※各式粽子的熱量如下表

種類

北部粽

南部粽

客家米粽

客家粿粽

湖州鹹粽

湖州甜粽

鹼粽

冰粽

熱量
(
大卡)

450~600

400~500

250~300

250~300

400~500

600~800

100~200

90~250

慢性病友食用粽子小叮嚀
* 糖尿病友:宜注意所含碳水化合物及油脂份量,建議限量且做食物代換,配合減少正餐碳水化合物(飯、麵等)及油脂類的食用量,以避免影響血糖。如一個肉粽的飯量相當於一碗至一碗半的飯,一個鹼粽沾「代糖」相當半碗的飯量,需控制攝食量。
* 高脂血症病友:建議少食含蛋黃、肥肉、堅果類或內餡豬油炒過的粽子,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患者還需避免甜份過高的粽子。
* 高血壓病友:宜選用鹽分較低及不含醃製品內餡的粽子,另外最好少淋醬料,如蕃茄醬、甜辣醬等,因為這些都是含鈉量高的調味料。
* 洗腎病友:除不宜攝取過多鹽分外,還須注意含磷量高的全榖類(如:薏仁、蓮子等)、堅果類、蛋黃等,不宜多吃。
* 痛風或高尿酸血症病友:不宜攝取過多魷魚、干貝、鮑魚、香菇等食材。
* 腸胃功能不良的病友:粽子是糯米製品不易消化,對老人家及腸胃功能較弱者宜細嚼慢嚥且不宜攝取過多。
* 體重過重者:可藉由聰明選擇及控制攝食量,避免食用過多的熱量,造成節後肥胖。此外用餐時除粽子外也要注意攝取青菜和水果等食物,以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及幫助消化,達到均衡營養。
 
       鑒於傳統肉棕大多高油、高鹽、低纖維,故我們亞東醫院營養科以「亞東健康新食尚文化」的理念,研發出三款健康養生的粽子,包括:五穀元氣肉粽、亞麻優纖素粽和活力八寶甜粽的食譜置於網站上供大家參考(http://depart.femh.org.tw/dietary)。

       最後再次叮嚀一定要均衡攝食六大類食物(包含:低脂乳品類、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且注意新鮮、衛生,避免暴飲暴食,遵守『三低一高-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的飲食守則』、『五少一多~少肥肉、少油炸、少油湯、少醬料、少甜食、多蔬果』,才能健康快樂過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