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紀念醫院在2013年再度通過衛生署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認證,除了亞東醫院的緊急醫療能力再次獲得肯定之外,更重要的,則是亞東醫院要擔負起更大的社會醫療責任,尤其是在急重症病人的照顧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從整體轉診網絡談起。
  當一個人不幸發生緊急傷病(例如: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以及重大創傷等)需要緊急醫療時,一個最重要的處理原則就是送往「就近、適當」的醫院接受緊急處置,才可以得到最大的治療效益。「就近」很容易理解,只要離事故現場距離最近或者運送時間最短的醫院,都可以被認定為是「就近」的醫院。但是「就近」的醫院是否一定就是「適當」的醫院呢?這就不一定了。
  我們知道,由於各家醫院發展的方向與策略不同,每家醫院的專長與特色自然也不儘相同。有些醫院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發展的很有特色,有些醫院則是以處理創傷為核心專長,若是能在第一時間把適當的病人在最短的時間送到最對的醫院,會是最理想的情況。相反的,若是一開始就送錯醫院,即使運送時間很短,到了醫院之後卻沒有辦法即時有效處理,最後必須再次上救護車轉送到可以治療的醫院,反而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如果又遇到沒有醫院可收的情況,就會耽誤更久,甚至影響到治療的黃金時間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這就是衛生署力推急救責任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最主要的原因,透過專家的評定,去賦予各家急救責任醫院不同的緊急醫療使命:「重度級」的醫院負責處理最困難最複雜與最緊急的狀況,「中度級」的醫院負責處理較為嚴重但較不需要緊急處置的狀況,「一般級」的醫院則負責一般較不嚴重的緊急傷病,分層負責,一方面有效分散單一醫院病患過度集中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醫療資源的重複投資與浪費。
  舉例來說,某個地區人口約為100萬人,就醫療經濟規模而言,只需要一個重度級的創傷中心,當地原本有6家醫院,如果每一家都積極發展成為重度級,勢必造成先進設備的競賽與市場的爭奪,最後在病人被瓜分的情況之下,反而沒有一家醫院符合真正重度級的標準。這不僅形成了同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也不可避免的造成資源的閒置與浪費,非常可惜。
  比較理想的做法,應是透過主管機關整體的規劃,鼓勵一家適當的醫院努力朝重度級去發展,至於其他的醫院則各自做好中度級與一般級的角色,將資源用於發展其他的醫療特色,所以A疾病可以到A醫院,B疾病到B醫院會最好,讓每家醫院都有卓越的專長,讓整個地區擁有最完整的醫療服務。這樣對民眾而言,將會最有利。
  有了這樣的分級制度,接下來就必須搭配轉診網絡的推行才能完整。於是衛生署又在今年推出提升急診與轉診品質計劃,以轉診網絡的形式來實現這個觀念。所謂網絡,就是某個地區的幾家醫院聯合起來形成一個緊密的結構,以其中一家較具規模的醫院擔任基地醫院,其餘的醫院則擔任衛星或所謂的網絡醫院,在網絡之中,醫院與醫院之間的關係不再是互相競爭,轉而成為相互合作。
  若是衛星或所謂的網絡醫院接到重大創傷或其他緊急傷病,需要進一步進行手術或心導管等介入性治療時,可在初步必要處理之後,立即將病人轉送至該網絡的基地醫院,由基地醫院接手處理後續較複雜較困難的部分,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基地醫院必須設法挪動各種病床資源來接收這個病人,確保類似邱小妹的事件不至於再度發生,這樣由網絡醫院將重度傷病患轉往基地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的情況,在衛生署的計劃中稱之為「上轉」。
  相對的,某些較為輕症的病患,原本只需要在網絡醫院就可以妥善處理,其實大可不必非要擠到基地醫院去不可。一來需要排隊等候花費更多時間,另外也會某種程度地排擠到真正緊急傷病病患的醫療資源,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行為。再者當這些病人需要住院時,也會因為基地醫院一床難求而必須滯留在急診幾天的時間,因此又要額外忍受諸多不便。其實民眾可以不要這樣,在網絡的架構底下,往後這一類的民眾可以在基地醫院完成必要的處置之後,就安排轉往旗下的各家網絡醫院住院,接受後續的治療,如此除了讓民眾免於在急診處等床的痛苦,也順勢讓基地醫院急診的壅塞得到疏解,可一舉數得。這種由基地醫院將穩定的輕症病人轉往網絡醫院住院的情況,在衛生署的計劃中稱之為「下轉」。
  除此之外,各網絡醫院之間也可以根據彼此發展的特色或資源的多寡,將病人互相轉介,讓民眾早一點獲得最合適的服務,這種情況在衛生署的計劃中稱之為「平轉」,例如當A醫院沒有病床時,可以將病人轉往B醫院住院,可以同時解決A醫院一床難求而B醫院卻有空床沒有使用的問題。
  由此可知,衛生署的這項提升急診與轉診品質計劃,其實就是合理而且有效地去分享與利用當地整體的緊急醫療資源,讓各家醫院發揮特色,彼此互助合作,讓單一醫院的資源充分的被共享,讓在地民眾的福祉最大化,立意可為十分的良善。
  亞東醫院身為大板橋地區唯一的一家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當然責無旁貸的擔負起整個大板橋區域網絡中「基地醫院」的角色,在衛生署推動本計劃之初,就積極投入,很榮幸成為全國最早被核准的幾個網絡之一,除了亞東醫院之外,我們網羅了署立台北醫院、恩主公醫院、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署立樂生醫院、新泰醫院與板橋中興醫院等擔任網絡醫院,目前已經開始運作,為大板橋地區緊急醫療資源發揮最大功效而努力。
  未來我們會在現有的基礎上,與各家網絡醫院進行更密切的合作與交流,藉由醫師的互訪與支援,讓整個網絡所有成員的服務品質都一致的向上提升,讓床位運用更加活絡,讓每份寶貴的資源都運用在刀口上。而且我們也結合「119」到院前的專業,在第一時間就將就醫民眾送到「就近而且適當」的醫院,真正達到緊急醫療將「對的病人在對的時間送到對的醫院接受對的治療」的理想。希望透過本文的介紹,讓各位鄉親了解本計劃的用心,支持本計劃,推廣本計劃,讓每一位需要緊急醫療資源的民眾都能得到最妥善的照顧,謝謝您的支持,亞東醫院祝您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