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護病房的重『藥』時刻

藥劑部 葉子慧組長  

加護病房的重『藥』時刻(相關圖片)        爾坐計程車趕上班的時候,司機先生常會探詢我到醫院目的是就診還是工作,當我回答後者,時常獲得的回應都是:「小姐,在醫院做護理師很辛苦吧!要輪三班又要面對病人……。」我總是莞爾一笑。藥師,是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大部分民眾對藥師的第一印象總停留在「不就是配藥嘛!」的藥劑師,但藥師的工作可不是只有拿藥或賣藥那麼單純喔!其實「調配藥品」只是醫院藥師工作的一部分,在醫院裡,除了常看到的門診藥局藥師之外,還有住院藥局藥師、24小時作業的急診藥局藥師、調配特殊用藥的調配藥局藥師、藥品採購庫存管理的庫管藥師,以及負責病房病人用藥安全的臨床藥師等等,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藥師工作內容中,以臨床藥師最不被一般民眾所熟知。

什麼是加護病房臨床藥師?
  在本院服務的臨床藥師,依照病房屬性可細分為一般病房及加護病房兩種。負責一般病房的臨床藥師,除進行用藥評估,也常會至病房對病人進行用藥指導;而負責加護病房的臨床藥師就更神秘了,這群人通常神龍見首不見尾,不常跟病人或家屬交談,病人或家屬對這些藥師的了解,僅止於「穿著白袍走來走去的醫療人員」。您可能會想問,為何會有不跟病人說話的藥師? 事實上,這群藥師扮演著加護病房病人用藥把關的重要角色,應用本身對藥物的專業知識,協助醫師以最適切的藥物治療病人的疾病。

加護病房藥師在做些什麼?
  加護病房屬於重症隔離病房,病房中的病人病情隨時都有變化,當醫師診斷出疾病後,隨即會開立相對應的藥物治療病人,舉凡藥品選擇是否合乎診斷,用量是否恰當,及多種藥品之間是否會相互影響,而造成治療差異等等用藥問題,都是加護病房臨床藥師需要找出的答案。

* 藥品使用量評估
  住進加護病房的病人,可能是外傷、重症或經歷重大手術後,病情不穩定且有生命危險,需要加護病房團隊24小時密切照護觀察,病人可能伴隨有肝、腎或身體其他器官功能損傷的問題,因此藥品使用劑量的調整,是加護病房藥師最基本的用藥評估項目。比方說,一般病人遭遇感染問題時,一天需使用三到四回抗生素,但若是腎功能損傷的加護病房病人,則一天服用一至二次即有相同的效果,透過藥師評估出合適的藥物劑量與療程,即時調整,才能達到最好治療效果。

* 重複用藥的評估
  從健保局的醫療支出資訊可知,部分台灣民眾喜歡逛醫院拿藥,這些病人很有機會在不同醫院拿到相同或類似的藥品,當他們因緊急狀況住進加護病房時,藥師會辨識病人的自備藥品,協助醫師快速掌握病人的用藥習慣,避免因併用同類藥品,增加藥物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 藥品交互作用與不良反應的評估與追蹤
  許多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通常都是不可預防或具個體差異性,當病人在用藥期間發生疑似不良反應時,藥師就必須進行可能性評估,一旦確定為藥物引起,會將藥物成份建置在病歷資料中,以避免醫師再次開立相同藥品。此外,加護病房病人的用藥品項眾多且複雜,很容易出現藥品交互作用,例如,更換機械性瓣膜的病人必須使用可邁丁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且需定期監測凝血功能,確保藥物治療效果,然而許多藥品、中草藥或保健食品,都可能會加強或減弱可邁丁的效果,此時藥師就必須逐一檢視病人目前用藥與可邁丁的影響,規劃病人適用的藥品品項,保障病人安全。

* 藥物療效追蹤
  當病人開始進行藥物治療時,藥師必須隨時注意藥品是否有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注意治療範圍狹窄的藥物濃度,像是加護病房中常用的抗生素「萬古黴素」,就必須密切監測藥品的血中濃度,確保達到殺死細菌的效果,同時也避免血中藥物濃度過高,出現腎臟功能及聽力損傷等副作用。

* 用藥諮詢與建議
  加護病房的病人多因病情關係必須臥床,當身上插滿救命的導管,身邊的許多儀器運轉聲嗡嗡作響,加上因病痛纏身而意識不清,可能會發生「加護病房症狀群」,像是情緒焦躁不穩定,下意識拔掉管子,自行下床造成意外等,或是出現如腸胃道出血的「加護病房壓力症」,此時藥師需建議醫師開立相對應的藥品治療病人。另一方面,對於部分特殊疾病的病人,藥師須即時提供適合使用的藥品資料給主治醫師,評估是否專案購買藥品,追蹤藥物對病人的治療效果。所以在有限時間內快速搜尋出正確的藥品資訊,同時兼顧給藥適切性,一直是臨床藥師專業發揮的所在。

  在一般病房例行性的巡房作業中,病人往往只會見到主治醫師及護理師,不常看到藥師,呼吸治療師,營養師或復健師等其他醫療人員,加護病房的巡房則不然,採用所謂「群體戰」的專業醫療團隊合作方式共同照護病人。藥師身為團隊中的一員,透過對藥物的專業,評估病人的基本資料,確認藥品的選擇合乎診斷,考量病人特殊的身體器官功能,建立病人最適當的用藥計畫和監測指標,穩定病人病情。所以下次當您再看到藥師時,可別再說藥師只會調配藥品,還有一群隱身在醫療團隊中,努力照護重症病人的加護病房臨床藥師,與其他醫療人員一起渡過每位加護病房病人的重「藥」時刻,協助病人早日轉入一般病房,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