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月圓人團圓 如何『健康吃月餅』

營養科 蘇筱媛營養師  

中秋月圓人團圓   如何『健康吃月餅』(相關圖片)  秋佳節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除了賞月聊天外,少不了吃月餅來應景,要吃這些高油、高糖及高熱量的食品,對慢性病患者來說是想吃又害怕,一般民眾擔心吃了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因此特別提供了一些健康飲食小撇步,教您如何在中秋節前後吃得正確、吃得健康。

慎選餅皮
  市面上之月餅主要分為「廣式」及「台式」,前者外皮為混糖皮,油油亮亮的,內餡以蓮蓉、棗泥、奶黃為多。後者外皮為酥皮式,以綠豆椪最為著名。後來不只月餅可選,還多了日式和果子、鳳梨酥、冰皮或涼粉等不同形式。慢性疾病或控制熱量者,應盡量避免酥皮或糖皮類月餅,建議選擇蒸式糕點或冰皮月餅。若不想選擇市售月餅,可到食品材料行購買冰皮預拌粉,自己在家也可簡單DIY製作低熱量冰皮月餅。

選擇優質低卡內餡
  講究吃的台灣可找到的內餡更是五花八門,從傳統的豆沙、棗泥、蓮蓉,西式的巧克力、咖啡、紅酒,台灣味的金桔、紅茶,甚至養生五穀等,市面上都找的到。面對這樣多的口味要如何選擇呢?若合併血膽固醇過高者,要注意避免內餡含蛋黃或是肥肉的台式月餅。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人每日所進食的膽固醇不應超過200毫克,一個鹹蛋黃所含的膽固醇已達250-300毫克。所以在享用月餅時,需留意蛋黃的攝取量。慢性腎臟病者則要注意富含五穀及堅果類的內餡,避免高磷高鉀食物攝取。至於一般民眾要注意的是不論中式、西式或改良式的內餡,原則上仍然以豆沙、油脂當做基底加以調和,不要以為養生口味熱量就會低。食物包裝上要注意使用油脂添加種類,植物油優於動物性的豬油,亦可選擇以海藻糖或代糖製作或內含蒟蒻成分的月餅,減少熱量攝取。

吃巧不吃飽
  其實血糖或熱量的控制首重「量」的攝取,如果攝取份量拿捏得宜,飲食是可以多變化的,所以各種食物都可以用代換,或是以搭配法來納入飲食計畫中。表一為一般常見月餅之代換表(根據其營養標示換算為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如能好好的代換即可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又不影響血糖。

  表一、一般常見月餅之食物代換表

種類

熱量

(大卡)

全穀根莖類()

豆魚肉蛋類()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食物代換量

廣式月餅

350~450

2.7~3.7

0.3~0.9

3

0.6~1+0.5+3茶匙

蛋黃酥

290

1.4

0.5

2.5

0.5+0.5+2.5茶匙

雪餅

220~250

1.3~1.7

0

2.4

0.4+2.5茶匙

冰皮月餅

100

1.3

0

0.2

0.3+0.2茶匙

水晶果子月餅

30~80

0.4~0.8

0

0.3~0.4

0.2+0.5茶匙


  糖尿病患者吃月餅時,建議可將每個月餅切小一點,譬如:一塊月餅可切四分之ㄧ(小月餅)或八分之一(一般月餅)大小,每一次只吃一小塊,一天最多兩小塊月餅的量,另外增加血糖的測量次數,尤其吃月餅前及吃後兩小時,要各測一次血糖,將這兩次血糖測量值和沒吃月餅時的血糖值作比較,即可知道吃一小塊月餅上升多少血糖,以作為增減食用份量的依據。

營養標示好代換
  現在幾乎每家廠商在月餅外包裝上皆會標示上熱量、三大營養素及鈉含量方便民眾參考,15克醣類(碳水化合物)等於四分之一碗飯,自行做好醣類的換算便可維持穩定的血糖。5克脂肪相當於一茶匙的油,而400毫克的鈉相當於一克的鹽。如果吃了月餅則需扣除正餐中的飯或麵食等全穀根莖類,配菜要減少油脂與食鹽的使用。當餐可多食用清湯、蒸煮的魚或肉外,最好增加燙炒蔬菜的攝取。

無糖飲品最速配
  搭配精緻的月餅最好的飲料就是無糖飲品,可選擇無糖的紅茶、綠茶、烏龍茶或鐵觀音等。無糖的菊花茶、山楂、陳皮、決明子茶等也可達去油解膩之效果。若想來杯咖啡的話,建議可食用黑咖啡或純鮮乳咖啡。

賞月團圓齊健走
       飯後吃飽,享食月餅之後,最好的就是莫過於與親友在滿月星空下散步。建議餐後一個半小時後,可快走運動約30分鐘;若想要達到心肺功能增加,可加快速度至輕微喘息狀態達30分鐘,讓您享受美食又不怕體重上升,欲控制血糖者也有利於降低餐後血糖。

  總之,全家歡聚中秋時要記得月餅可少量淺嚐、吃巧不吃飽,欲控制血糖或熱量者宜取代正餐的全穀根莖類。建議多選擇熱量低、冰皮取代混糖皮或酥皮的月餅,且要注意內餡及營養成分標示,相信大家都會成為聰明又健康的月餅達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