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老年精神疾病』

精神科 顏義標 醫師  

認識『老年精神疾病』(相關圖片)        陳女士近半年來常向公司請假往醫院跑,不是自身健康狀況出了問題,而是家中年邁的母親老是抱怨身體不適,無論是高階全身健康檢查抑或是各種精密儀器檢查皆無異常發現,也拜訪過各家醫院各科醫師都找不出身體不舒服的原因。陳媽媽因此而愁眉不展、茶不思飯不想、體重減輕、擔心身體狀況欠佳而減少外出、覺得自己是家人的負擔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老年憂鬱症
  憂鬱症在老年人身上並不罕見。一般老年人只會著重在身體的不舒服,而不善表達情緒困擾及不太會主動說出自己心情不佳。老年的憂鬱症患者,常表現出身體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的頭痛、頭暈、耳鳴、胸悶、全身酸痛、胃腸不適、手腳發麻等。即使經過內科醫師評估診治,往往成效不彰,也找不出病因。患者因此常常到醫院打針,或是到處看醫師,表現出白天精神倦怠,多躺床休息,卻又抱怨晚上睡不著,食慾不佳,不想出門。家人以為是患者無病呻吟,造成長者與子女間關係的緊張,子女也常因而責怪長者,甚至出現言語或肢體上的衝突。

        劉老先生被家人帶到醫院急診室,因懷疑老伴紅杏出牆,於爭執後拿拐杖攻擊太太。劉老先生在急診室候診期間,情緒激動憤怒,不斷謾罵兒子不肖,提及兒子要騙光財產。根據家人的描述,劉老先生於6、7年前開始記憶力變得比較差,反覆的提及年輕時候的事蹟,對於過去的事情記得很清楚,但最近剛發生的事情卻很容易忘記,東西放那邊也不記得,重複問一樣的問題,做事較遲鈍,情緒較不穩定。最近一年變得更加嚴重,出門忘了如何回家,說話詞不達意或難理解,開始對家人起疑,東西不見說是家人偷的或者有人故意陷害….。

老人妄想症及老人失智合併精神病徵狀態
  老年妄想症最常出現的症狀是被害妄想,病患會懷疑有人會對他不利,例如妄想有人在晚上敲門窗、天花板,想進屋來抓他,設計陷害他或殺他。有些患者則是懷疑別人在飯菜下毒害他,而出現不吃不喝或只吃自己煮的食物。此外對宗教較迷信之老年患者,有時也會出現妄想有人下符咒害他,使他頭暈、心神不寧、不能入睡等。嫉妒妄想也是常見的症狀之一,例如:患者懷疑配偶有外遇,只要配遇出門和異性鄰居說話,患者就堅信配偶與人約會,久而久之則堅信配偶與人有染,而常強迫配偶承認或說出外遇對象之名字,嚴重者還會對配偶出現攻擊行為。

  精神病徵在輕度失智症有25%的發生率,隨著病情變化,在重度失智症其發生率更近五成。有學者推論,越早出現精神病徵,代表著患者腦部的認知及判斷能力已經受損,會退化得更快,即代表其癡呆會越快惡化。除了妄想、幻聽及視幻覺也是老人失智常合併的精神病徵。

老年失眠
  失眠為老年精神疾病另一常見問題,常合併其他精神疾病一起出現,因此需由專業精神科醫師進行評估及鑑別診斷。老年人的睡眠功能也會有衰退現象,造成深睡變少、淺睡增加。老年人常覺自己睡得不夠「熟」,但其躺床以及睡眠的時間,其實是比年輕人來得久的。白天過度躺床,無形中也會進入淺睡情況,即使只是打個盹,老者並不覺得那是睡眠,但往往也真地會造成晚上又睡得更不好。所以建議老年人在白天還是要有適度活動,即使有午睡的習慣,也儘可能不要睡太久。

協助就醫及治療
  若發現家中長輩有上述症狀,可助協患者就醫,經由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後,給予適當的治療。目前老人憂鬱症臨床用藥安全,副作用少。患者在憂鬱症改善之後,所伴隨的失眠、倦怠、食慾不振、身體病痛等,也常常一掃而空。老人失智症最好透過一套完整的失智症診斷流程,腦部影像檢查,多項知能與智能評估量表,詳細詢問患者病史,以及排除其他診斷才能確診及近一步接受相關藥物治療。發現家中老人有妄想症,最好及早送至老年精神科診療因為這類患者通常認為自己沒病,所以對他人都是採取不信任及敵視的態度。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到有暴力攻擊行為出現,家人可能帶不動患者就醫,此時應聯絡當地警察或119協助就醫,治療以口服抗精神病藥物或針劑為主。

總結
  老年身心疾病已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瞭解它並知道如何處理它,可以使您家中的老人,免於受到身心折磨,則對您自己的生活品質,也會有很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