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想驗驗看我到底對什麼過敏,為什麼蕁麻疹都不會好?」
『那麼你吃到什麼食物會容易發作?』
「我吃螃蟹蝦子會癢、吃魚會癢,奶、蛋也不行,更不能吃芒果、桃子、奇異果…」
慢性蕁麻疹為什麼不會好?
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皮膚會出現凸起的、如蚊子叮的紅疹,個別紅疹可大可小,可以只有0.5公分,也可能幾公分大,甚至擴大融合成一大片;特徵是很癢,而且來得快去得快,但大多會反覆發作。
蕁麻疹要先分是急性或慢性,如果症狀反反覆覆發作六個星期以上就是慢性。急性蕁麻疹較為單純,往往有明確的誘發因素如:吃到海鮮、花生堅果、止痛退燒藥、抗生素、被蟲子叮咬、接觸到塵蟎貓狗植物過敏原等等。在小孩子身上,有時會因為病毒細菌等感染而誘發。急性蕁麻疹通常在去除可疑的因素,吃藥治療後,慢慢地就會消退了,大多兩、三週內就完全好了。要特別注意的是,少數急性蕁麻疹的患者除了皮膚症狀外,也會有喉頭水腫和腸胃道水腫造成的呼吸不順、腹痛、拉肚子的症狀,這就要趕緊送急診治療了。
物理性蕁麻疹
蕁麻疹要再分是不是物理性蕁麻疹。所謂物理性蕁麻疹指的是外界的物理變化所引發的蕁麻疹,如以下幾種:
* 膽鹼性蕁麻疹:就是所謂的對熱過敏,只要體溫上升就會發作,像運動、洗熱水澡、吃熱辣食物、甚至情緒激動就會誘發。
* 皮膚劃痕症:用指尖或鈍物劃過皮膚,隨即在劃過的痕跡凸起疹塊。
* 日光性蕁麻疹。
* 延遲性壓迫性蕁麻疹:受壓後4到6小時皮膚出現疹塊,常見部位像腰際繫皮帶處、女性內衣或緊身衣物勒痕處、背包手提包壓迫處等。
其他因素而造成的蕁麻疹
排除了物理性因素,除了過敏體質外,慢性蕁麻疹患者有些可以找到特定原因,如: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異常等等。所以慢性蕁麻疹患者要特別注意有無合併以下症狀:發燒、關節痠痛、口乾舌燥、乾眼症;或心悸手抖、體重減輕;或倦怠、體重增加等。如果有懷疑的症狀,就需要做相關的檢查。如果查出相關疾病一併治療,可使慢性蕁麻疹更早得到控制。
反覆發生的慢性蕁麻疹常常造成患者生活中很大的困擾
不僅無法專心上班上課,還可能癢到睡不著,癢到不想出門。治療上以抗組織胺為主,有時症狀嚴重時要合併兩種或三種的抗組織胺治療,更嚴重時可考慮加上短期口服類固醇。治療原則是調整藥量至可以控制症狀的最低劑量,如果有預期會發作的場合,如膽鹼性蕁麻疹患者要運動前,可以先服用抗組織胺預防發作。患者要避免壓力太大、作息不正常、不新鮮食物或過度加工食品等狀況。要不要檢查對甚麼食物過敏則沒有定論,因為「真的」對食物過敏而造成「慢性」蕁麻疹的比例並不高。不過的確有些食物會加重蕁麻疹的症狀,如:不新鮮的海鮮、食品添加劑、防腐劑、酒精等等。一般不需要禁食到甚麼都不敢吃,維持飲食均衡,攝取新鮮天然的食物才是最重要的。
皮膚劃痕症 – 凡是「劃過必留下痕跡」
蕁麻疹可以長得像蚊蟲叮咬一樣小小的疹丘,也可能長得像一圈一圈的環形紅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