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癌篩檢』的重要性

牙科部 林秉毅醫師  

口腔癌篩檢』的重要性(相關圖片)     2012年的國民十大死因統計,癌症第三十一次榮登榜首。而在2012年十大癌症死因中,口腔癌位居第五,是國人男性增加最快速的癌症,近10年發生率和死亡率已分別增加了85%和56%。目前每年分別有5千多人罹患和2千多人死於口腔癌。更可怕的是口腔癌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20年,為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因此衛福部利用菸捐所得的財源,公告自6月1日開始,口腔癌免費篩檢擴大辦理,篩檢對象除吸菸或嚼檳榔民眾自30歲開始每2年1次免費篩檢外,有嚼檳榔的原住民提早自18歲篩檢,預計會有77萬名以上民眾受惠。符合條件者,可攜帶健保卡或戶口名簿到健保牙科及耳鼻喉科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嚼食檳榔絕對是造成國人口腔癌的主要原因,這已經是全國國民都知道的健康常識,並漸漸地改變大家的習慣。依據國民健康局2007-2009年健康危險因子監測調查顯示,國人18歲以上男性嚼檳榔率,這三年來呈現下降趨勢,2007、20087和2009年分別為16.9%、15.1%和14.6%,降幅超過一成,惟各縣巿的嚼檳率仍有相當大的差距。雖然國人的嚼檳榔率已逐年下降,以往長期嚼檳榔所累積的危害,現正反應在口腔癌的快速增加。有鑑於此,除了過往積極地推動戒檳之外,口腔癌篩檢的重要性也漸漸顯露出來。因此自2010年國民健康局開始積極地推廣口腔癌篩檢。
  
  口腔癌篩檢的最大效益,來自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治療觀念。由過去國內各大醫學中心病患的統計資料顯示,因罹患口腔癌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中,約有一半屬於第3、4期。而文獻統計顯示,第3、4期患者其5年存活率只有15~30%,反觀第1、2期患者治療預後之5年存活率卻可高達70%以上。

  若是能夠在癌症發生的初期儘早發現並加以治療,除了可以大大的提高口腔癌患者的存活率之外,也因為所需切除的部位小,簡單而適當的手術即可讓病人在術後有較高的生活品質,甚至進一步回復社會功能。而且癌症末期病患的治療往往較為困難,所形成的醫療資源耗費也相當可觀的。站在國家的立場,倘若能夠以篩檢預防來發現口腔癌新患者而予以早期治療,不但能節省大量開支,更可以挽救許多患者的生命。

  因為口腔的特性,使得口腔癌篩檢所能達到的效益較全身性的其他癌症更高。

以下整理口腔癌特性及篩檢:
* 口腔為一個開放性的構造,此開放性結構使得檢查相對容易許多;充足的燈光下,簡單的視診與觸診就可得到相當多的資訊,因此所需要的醫療費用相較便宜許多。
* 不論是癌前病變或是口腔癌的初期,就已經有很明顯的變化,易於鑑別診斷。
* 罹患口腔癌的高危險群非常清楚,即習用檳榔、菸、酒中之任一、二或三種者,任何一種都容易得到。

        簡言之,口腔癌篩檢有助於口腔癌及癌前病變的儘早發現,幫助病患獲得早期治療的成效,也能夠進一步降低國家整體的醫療成本。對於篩檢陰性的民眾,也希望藉由篩檢進行衛教,進一步戒除檳榔、菸、酒等不良習慣,希望他們不要成為下一次篩檢陽性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