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師制度在歐美國家其實是很普遍,為了回歸及落實「小病到小醫院看,大病到大醫院看。」中央健保局於2003年4月21日推動「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藉由此計畫提供民眾周全性及持續性的醫療照護。
       現今國人於健保制度實施後,多數民眾也迷信至大醫院求醫,認為大醫院能給於完善的照護,其實有許多的民眾到大醫院就醫,也常不知道自己應該掛哪一科,反而延遲就醫造成疾病惡化。民眾應該要對自己健康做有效的管理,也就是找自己最適合的家庭醫師,選對家庭醫師不只能對您或您的家人做到完善之照護,疾病必要轉介至大醫院就醫時,家庭醫師也可協助轉診,出院後還能繼續受到家庭醫師的照護,這樣才不會浪費醫療資源。
   所以「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有其存在的必要,此計劃是由一個整體性的醫療團隊群提供連續性以及跨科性的照護。
   
家庭醫師制度是可採行的方式,以下說明其推動的策略
* 成立社區醫療群,提供民眾整體性的初級醫療與預防保健服務以同一地區特約基層醫療院所醫師若干人(以5至10人為宜,其中一半以上需具備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或家醫科專科醫師資格)組成基層醫師團隊。並與該計畫涵蓋地區之特約醫院為合作對象,共同組成「社區醫療群」。
* 設立會員24小時緊急諮詢專線,參與計畫之社區醫療群,共同提供24小時緊急電話諮詢服務,提供會員於緊急狀況發生時,能立即獲得醫療諮詢服務,除可掌握病患最佳醫治時間外,並可進一步減少民眾就醫需求。
* 社區醫療群應建立醫療照護品質提升及轉診機制,參與計畫之基層診所醫師必須建立基層診所醫師間轉診機制,並提出與合作醫院間之轉診及合作計畫(包括:安排病人轉診、追蹤病人轉診至後送醫院治療結果以及病人轉回後之追蹤治療等),以提升醫療品質。
       本院與基層診所是合作的關係,目前社區醫療群有46家診所50位醫師,包括:家庭醫學科、小兒科、婦產科、耳鼻喉科、復健科等。46家診所分別於大板橋、土城區、中和區為鄰近鄉民服務,而家庭醫師也會以病患的病情需求轉介至適當的社群診所,也是鄉民最佳的健康守護者。
       健康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與其依靠健保給付看病,不如自己管理好健康,畢竟健康是無法用金錢換取的。擁有家庭醫師可照護您全家人,所以「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需要大家的支持及鼓勵。

 
板橋地區健康醫療群諮詢站
 
 

大板橋醫療群大鈞診所
王祝任院長主講
 
 

 
健城醫療群台大聯和診所
辦理「輕鬆減重,動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