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吸引人的臉孔,親切自然的笑容,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每個人的共同心願,因為這樣不論走到哪兒都很吃香,在現今社會,男女老少都有追求美的夢想,美容已不再是年輕女孩的特權。
顏面五官中,口腔佔據近三分之一,因此人的外觀,其實受到口腔的影響很大,而牙齒的大小、排列以及顎骨的發育,在在影響口腔的外觀,這些因素絕大部分來自先天的遺傳,但也可能因為後天的照護不佳,導致齲齒、牙周病,更進而導致拔牙,也有可能因為意外傷害導致缺牙或顎骨缺損。每個嬰兒出生時,都有個圓滾滾人見人愛的臉蛋,然而隨著骨骼的生長發育,人的臉形會逐漸改變,尤其到了青春期階段,臉形因生長高峰而明顯改變,常見的顎骨發育異常,包括小下巴及亞洲人常見的戽斗,在此時就會越來越明顯。家長也會很緊張的詢問,現在不趕快處理是否會錯過黃金治療期。
這些顎骨發育異常者,在青少年階段,臉形會在短短幾年內會有很明顯的改變,顏面外觀不若以往可愛,再加上正好碰上青春叛逆期不多話,往往家長會認為小孩一天到晚擺著臭臉,使親子關係更加惡化。這樣的心理陰霾也讓許多小孩失去笑容。其實臉型的改變不是小孩所導致的,而且也無法立即做改變,通常需要等到生長結束時,要以齒列矯正合併正顎手術才有辦法解決。
臉部整容的方法有許多種,從早期常見的割雙眼皮或隆鼻,到現在流行的拉皮、打肉毒素或玻尿酸…等手術,這些手術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看到效果,唯獨牙科的正顎手術,因為合併齒列矯正治療,需要很長的治療時間才看得出想要的結果。為何需要如此長的時間呢?這是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生長,牙齒也自己做了一些代償性的位移(例如:戽斗患者、下巴較長、上排門牙會較往前傾、下排門牙會往後倒)好讓自己可以咬得到,但嚴重者前牙可能就咬不到了。因為無論要將戽斗往後移或歪臉要挪正,都會動到牙床,所以東倒西歪的牙齒就得事先扶正,代償性的位移要恢復該有的角度,如此一來,手術時才有空間移動,也創造一個手術後較穩定的位置。
何時才是較好的治療時機點呢?正顎手術會牽涉到骨骼移動,所以需要等到生長結束後,骨骼不再有變化時才能動此手術,所以大概到十七、十八歲為較好的時機點。一開始,牙齒的部分須先做整理,進行一年至一年半的矯正治療,手術前會經過幾次的取模確認有好的咬合位置時,才進行手術。術後臉形雖然有明顯的改變,但嘴巴裡的牙齒則要在這個新的咬合位置繼續進行細微的調整。所以整個療程下來也要花個二到三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理想的結果。


案例一:手術前


案例一:手術後


案例二:手術前


案例二:手術後


案例三:手術前


案例三:手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