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小朋友常見意外』

小兒部 尤嘉宏醫師  

避免『小朋友常見意外』(相關圖片)「預防」就是最好的治療

        據統計及臨床經驗,大多數的小兒意外傷害最常發生在家裡,如果我們要避免這些常見的小兒意外傷害,重點並不是提供高階的治療,而是要打造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因為完善的預防措施遠遠勝於後續的治療,最好的治療策略就是根本不讓意外有發生的機會。所以不論是幼兒的父母、保母或是居家成員都有責任及義務給予小朋友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讓小朋友健康成長。

       意外傷害亦為台灣地區1-14歲兒童主要死因之第一位、而「居家環境」常常是最容易發生嬰幼兒意外傷害的場所。幾乎所有的小兒意外,包括某些致命的意外,都是可以被預防的,只要我們事先做好完善的預防措施。最近有幼兒在家被窗簾繩繞頸而斃的新聞,就是因為大人沒注意再加上小朋友好奇玩窗簾繩,結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如果能時時注意小朋友的情況,不讓他們離開大人的視線內,並且居家環境都能妥善的注意安全,防止小朋友的意外發生,也許就能挽回一條生命。

       除此之外,大人的居家習慣也是一個影響居家環境安不安全的因素。例如:室內家具的擺設及選擇,危險物品的擺放位置,是否有顧慮到小朋友的安全考量。再則,大人習慣不好常常東西使用完後亂丟亂放、藥品沒有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並上鎖,危險物品、鈕扣、玩具是否有收好,會不會造成小朋友不小心誤食,其實只要平常以小朋友的觀點保持安全第一的良好習慣,自然就能降低小兒意外的發生率!

 一些常見的小兒意外,來提醒大家可以做哪些提升小朋友安全的防護措施

* 幼兒最常發生的意外傷害種類為跌倒及墜落:發生地點則以家中客廳為大宗,其次則是遊戲的地方。如果地面濕滑或高低不平,樓梯或陽台的欄杆間隙過大,在家跑跑跳跳不小心碰撞到家具,都是造成跌倒、碰撞受傷、甚至從高處跌落受傷的原因。
* 尖銳物品的割傷刺傷:家中的工具如釘子、刀片,常常大人沒注意被小朋友拿去玩,就容易使小朋友被刺傷或割傷。
* 燒燙傷:廚房瓦斯爐、使用中的電鍋、煎炒時熱油濺出、熱湯、飲水機的熱水、熨斗、浴室洗澡時不小心熱水燙到,都可能造成嚴重的燒燙傷。
* 誤食異物:許多小物品如藥品、錢幣、電池、玩具的小零件…等,常被幼兒吞食而造成梗塞或窒息。
* 中毒:家中的藥品、清潔劑等,如未放置妥當就有可能被幼兒誤食而中毒;瓦斯燃燒不全加上門窗緊閉而導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也常在新聞中出現。

如何改善居家環境避免意外傷害
在客廳部份
* 地板避免使用光滑而堅硬的材質,儘量選用軟性材質或加鋪軟墊。
* 減少室內高低落差、儘量降低門檻高度。
* 樓梯、走廊、陽台的圍牆或欄杆高度要夠,欄杆間距要小。
* 陽台不要放置椅子、花盆等雜物,以免幼兒攀爬。
* 窗戶旁邊不要放置床鋪、沙發、椅子等,以免幼兒攀爬靠近窗戶。
* 家具邊緣有突出的硬角或尖銳的邊緣,可以貼防護條。
* 客廳的電風扇加裝防護網。
* 不要有電線或延長線、散落的玩具或物品在地板上易絆倒。
* 未使用的電插座要加上防護蓋,以免幼兒誤觸。
* 避免使用折疊桌或折疊式家具
* 窗簾的拉繩要綁高或使用固定式的。
* 藥品、小物品及尖銳用品等,要收藏在孩子拿不到的櫃子內並上鎖,養成物品用畢,馬上收起歸位原處的好習慣。
* 茶几或餐桌不要鋪桌巾或將桌巾邊緣用夾子固定,以避免孩子拉扯。

浴室、廁所部份
* 地板使用防滑地磚或防滑墊,防止滑倒。
* 地面應保持乾淨及乾燥,避免產生積水。
* 安裝抽風機或除濕機等設備,保持通風與地面乾爽。
* 浴室的門鎖最好內外皆可打開,以防孩子將自己反鎖在內,家人無法進入。
* 不要把水潑灑到地面,可在浴缸加裝浴簾或拉門,或規劃成乾溼分離。
* 瓦斯熱水器是否裝在室外通風處或強制排氣。

廚房部份
* 設法使孩子不進廚房,例如:加裝幼兒安全門欄。
* 地面應保持乾淨及乾燥。
* 飲水機、電鍋、烤箱應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並養成隨手關上的習慣。
* 清潔用品或殺蟲劑應放在高櫃子內並上鎖。
* 不可用食品容器盛裝清潔劑、洗衣劑或其他有毒物質。
* 小顆粒食品(如:花生、堅果…等)應放在孩子不能拿到的地方。一口一個的食品(如:蒟蒻果凍、葡萄、小蕃茄等)要切成適當大小後再給孩子食用,以免造成梗塞。
* 工具及危險物品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櫃子裡並上鎖。

    提醒大家不要輕忽居家環境的任何一個細節!家長及照顧者一定要儘可能營造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並且讓小朋友都能在大人的視線內安全地活動,才能有效預防意外發生。最後一提,如果意外發生時大人慌了手腳,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急救,應立即撥打119並開啟擴音功能,請119線上指導該如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