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今天又假裝生病不想上學,哆啦A夢猜想可能是大雄在學校又被欺負了………………
原來胖虎說大雄跟靜香講話娘娘腔、
嘲笑大雄的眼鏡醜又把眼鏡丟到花園去、
還跟小夫一起排擠大雄實驗課同一組…
兒童與青少年是重要的人際關係與品格正義學習階段,友善的校園學習環境對於此階段是否能健全發展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兒童福利聯盟2014年「台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發現,超過1/4的兒少從幼稚園至今有被欺負過的經歷,過去一年內被欺負的比例為15%,被長期霸凌的比例有4%,推估全國至少有4萬名兒少在過去一年深受霸凌的傷害。目前常見的霸凌型態有關係、言語、肢體、性霸凌等幾大類型。
大家想想,大雄遭受到是怎樣形態的霸凌呢?
哆啦A夢可以怎樣不使用法寶來幫助大雄呢?
如何矯正胖虎行為、使其跟大家成為好朋友呢?
什麼叫霸凌(Bully) ?
學界普遍採用挪威心理學家Dan Olweus(1991)的定義,他認為霸凌是「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暴露在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欺負或騷擾行為中」。教育部也在2010年公布幾項校園霸凌的要件,包括:
* 具有欺侮行為。
* 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
* 造成生理或心理的傷害。
* 雙方勢力、地位不對等。
* 其他經「學校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確認的行為。
霸凌的種類
兒福資料顯示過去一年兒少被欺負的類型,以言語嘲笑 (73%)、關係排擠 (64%)比例最高。其中,女生曾被言語嘲笑是男生的1.5倍、被關係排擠是男生的1.7倍;另外、男生被肢體欺凌的比例是女生的2.5倍。幾種霸凌類型包括:
* 容易被忽視「關係霸凌」:透過說服同儕排擠某人,使弱勢者被排拒在團體之外。
* 心靈傷害大的「言語霸凌」:運用言語刺傷或嘲笑別人,造成的心理傷害有時比身體攻擊來得嚴重。
* 令人恐懼的「肢體霸凌」:容易辨識的霸凌行為,包括搶奪、踢打弱勢族群。
* 大開黃腔的「性霸凌」:有關性或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類似性騷擾、性暴力。
* 一線之隔的「反擊型霸凌」:從受害者轉變為加害者、藉此把痛苦轉移到他人身上。
* 殺傷力大的「網路霸凌」:透過網路、手機等通訊設備攻擊別人,為近年來不可忽視的霸凌方式。
霸凌對孩子的影響?
調查發現曾被霸凌的兒少中,六成以上會選擇隱忍,不主動告訴老師或家長,尤其年紀愈大愈不想求助。霸凌最常發生地點為廁所、教室內、上下學途中、樓梯間與操場角落。另外,校園間的「正義感」價值也需要被檢視,在過去一年內曾被欺負的兒少中,40%認為「旁觀同學」置身事外,26%「旁觀同學」還會覺得好笑,這對受凌者無疑形成第二次傷害。霸凌行為中孩子所受到的影響:
* 霸凌者:根據統計校園小霸王到24歲,60%至少會有1次犯罪紀錄,遠比不霸凌孩子10%高出許多。
* 受凌者:研究發現受霸凌易產生情緒困擾和課業困難相關問題,成年後精神問題也較高。
* 旁觀者:目睹霸凌事件也會在旁觀者內心產生焦慮與害怕,長大後也學會用攻擊方式解決問題。
被霸凌該怎麼辦?
遇到霸凌問題不用慌張與噤聲,父母、師長、同學都可以是你的靠山。父母可善加溝通、了解事情的經過,讓孩子信任並賦予孩子期待的關懷與尊重,使其勇於揭發事實;學校可提供心理方面的輔導,排除受欺凌的陰影恐懼,教導其面對霸凌的正面態度與解決方法;同學也要秉持和平與勇氣的正義核心、護衛弱勢族群、勇敢一起對霸凌說『不』。兒福聯盟提出「3Yes3No」守則:
* Yes:遇到被嘲笑或欺負,要溫和且堅定地拒絕對方,例如:『我不喜歡這樣,請你停止』。
* Yes:遇到其他同學被嘲笑、排擠或欺負,應該要想辦法阻止或請大人幫忙。
* Yes:通知「學校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或打教育部24小時專線投訴(0800-200-885)。
* No:不要因為身體的特徵、成績、家庭背景等原因嘲笑別人。
* No:不要因為其他人都這麼做,就只好跟著做,這不是值得學習的好行為。
* No:不要因為一次的求助失敗就放棄,善用身邊所有資源。
大家一起防制霸凌
霸凌不只是霸凌者的個人問題,而是整體社會環境、家庭結構、校園文化互相交錯的影響。Olweus為了遏止學校霸凌事件,創先使用教育與溫和懲罰合併方式且成效顯著,建議方法包括:
* 教育家長孩子受害的徵兆,提供老師處理霸凌的訓練,讓學生觀看影片,以喚起對受害者的同情心。
* 在班上討論如何防止霸凌,老師們組織互助學習團體,校長監督校內教室、廁所及操場等環境安全。
* 如果還是發生霸凌事件,啟動輔導員對霸凌者使用「溫和的懲罰」和「強力的治療」,同時輔導父母。
表一、北部地區反霸凌投訴專線
|
縣市 |
|
教育處(局)電話 |
|
基隆市 |
|
(02) 2432-2134(特教科) |
|
台北市 |
|
(02) 2725-2751(軍訓室)或1999服務專線 |
|
新北市 |
|
0800-580-780 |
|
桃園縣 |
|
0800-775-889 |
|
新竹市 |
|
0800-222-805(僅服務新竹市內電話) |
|
新竹縣 |
|
(03) 551-8101#2810(學管科) |
|
苗栗縣 |
|
(037) 322-150或1999服務專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