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年初,各大醫院的門診和急診湧入了大量的類流感患者以及較以往增加的流感重症病患,嚴重考驗了各大醫院的應變能力。而今年,由於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擴大施打以及暖冬的影響,流行性感冒在今年年初的影響是大幅度的減少。然而沈寂已久的禽流感H7N9又突然在中國大陸爆發了新的疫情,在一月中旬時,短短的一週內驟增了100例病患,流行的區域在東南一帶,又以江蘇及浙江省最多。我們的疾病管制署更在今年2月4日時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也出現了一例境外移入的H7N9禽流感病患,且病情惡化迅速。此外台灣也在花蓮發現首次在本土出現的H5N6感染的幼鵝,雖沒有人類感染的跡象,但仍需特別注意。
禽流感是什麼?和我們所知道的流行性感冒有什麼不同?
      事實上,禽流感就是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其中一部分,A型流感病毒可區分為18種H型與11種N型;H1-H16亞型主要流行於禽類,H17及H18流行於蝙蝠,而感染人類的人流感目前主要是週期性流行的H1N1以及H3N2,在以往曾經報導過感染人類的禽流感病毒亞型為H5N1、H6N1、H7N2、H7N3、 H7N7、 H7N9、 H9N2、 H10N7以及H10N8;其中自2013年以來,主要造成疫情的禽流感病毒仍然是H7N9, 目前被歸類在我國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中的新型A型流感。在臨床的表現上,主要的症狀仍然是類流感症狀如發燒、咳嗽、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畏寒和全身倦怠。然而,禽流感最令人擔心的是感染後的病情往往會因為嚴重的全身炎症反應而造成病況迅速惡化,多在發病後的3-7天出現嚴重肺炎,體溫往往會持續在39oC以上,呼吸困難且常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合併敗血性休克與多重器官衰竭,雖然一般的H3N2或H1N1流感重症也會有類似的案例出現,但是過往所知道的H5N1與H7N9禽流感出現後的重症比例和死亡率要明顯比一般的流感重症要來得高。在中國大陸2016年的官方統計中,共有216例H7N9的感染個案,死亡則有63例, 大約是30%的死亡率(各種新型A型流感對人類疾病嚴重度高低如:附表一)。
        針對禽流感,目前仍不太明確的是會不會出現人傳人的狀況,在過往許多的感染案例當中,絕大多數都還是藉由和禽鳥類的接觸傳染給人而非人傳人,過往的H5N1和H7N9都曾經出現過極少數家庭內群聚的案例,最近的這波疫情則在江蘇有發現疑似人傳人的可能,目前並未證實會有持續人傳人的可能,仍然需要密
切注意。
禽流感該如何治療與預防?
       在治療上,禽流感其實和流行性感冒重症的治療沒有太大的差別目前國內主要可以用的藥物是口服的克流感或是針劑型的瑞貝塔(paramivir)。在近日所發現的尚未感染人類的H5N6中,克流感仍然有效而不具有抗藥性,若真的出現疑似個案,則可以考慮在醫師處方下使用克流感治療。但H7N9在2013年台灣的第一例患者以及2012年上海的第一例患者均發現可能有病毒的基因突變導致可能對克流感有抗藥性。就目前的規範上,一旦通報疑似或確診新型A型流感,可以向政府申請公費使用針劑型的瑞貝塔仍然有效,且針劑型藥物也不受重症時腸胃道藥物可能吸收不佳的影響。在預防上,禽流感現今僅有H5N1有人用的疫苗可供預防,但是其餘的類型則有待開發,因此無法透過疫苗接種來預防。在過往的經驗中,認為最可能大規模爆發感染的原因可能來自於中國大陸的活禽市場,透過接觸動物或其分泌物以及排泄物所在的環境而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民眾除了維持良好的手部衛生習慣外,不要亂摸口、鼻以及眼睛,應盡可能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避免到生禽宰殺處、養禽場或是活禽市場,禽肉及蛋類應徹底煮熟再食用,也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禽鳥肉品及蛋品等。
結語
  總而言之,由於和中國大陸的國際交通頻繁,商業活動或是旅遊都增加了國人往返中國大陸的情況,應盡量避免前往疫區,至少應避免和禽鳥類或是相關環境接觸,注重個人衛生習慣,一旦出現類流感症狀,應盡快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如此一來,才能避免感染禽流感或是發展成重症。
附表一、新型A型流感對人類疾病嚴重度高低 (參考來源:台灣疾病管制署)
| 
 對人類疾病嚴重度  | 
 新型A型流感亞型  | 
| 
 高  | 
 H5N1、H5N6、H7N7、H7N9、H10N8  | 
| 
 底  | 
 H1N1v、H1N2v、H3N2v、H6N1、H7N2、H7N3、H9N2、H10N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