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臟好比一棟房子,裡面有四個房間,分別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心室與大動脈及心房間有瓣膜相隔,好比是房間中間的門片,以維持血液單一方向的流動。位於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的稱為三尖瓣膜,右心室與肺動脈間的稱為肺動脈瓣膜,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稱為二尖瓣膜,也叫僧帽瓣,左心室與主動脈間的稱為主動脈瓣膜。心臟因為有這些瓣膜維持血液單一方向流動,配合心臟肌肉的收縮及規則的心臟跳動,大家各司其職,心臟就能充分發揮幫浦的功能,維持身體正常的血流。
  當病人的瓣膜發生沾粘、鈣化,使瓣膜無法順利打開,這時病患就有瓣膜「狹窄」的問題;另一方面,如果瓣膜因為病變或老化,發生閉合不緊密,便會使瓣膜不能達到防止逆流的任務,這時病人就會有瓣膜「逆流」或「閉鎖不全」的問題。不論是因為瓣膜狹窄產生阻力或閉鎖不全發生逆流,皆會造成心臟的負擔加重,而呈現心臟衰竭的症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運動時氣促及下肢水腫。其他可能因瓣膜病變出現的症狀尚有胸口悶痛,心悸或暈厥,不過與冠心症或心律不整等其他心臟疾病的表現會相似。症狀的嚴重程度,端視瓣膜病變位置及厲害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現。
瓣膜性心臟病之治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 藥物治療:當瓣膜疾病不嚴重的時候,即狹窄或逆流程度在輕度、中度時,可以用藥物控制症狀,配合定期的心臟超音波檢查。瓣膜一旦損壞嚴重即無法靠藥物治癒,但藥物仍可改善心臟功能及減輕症狀,只是損壞程度嚴重時仍需施行介入治療方可避免演變成不可逆的心臟衰竭。
* 瓣膜性心臟病之外科手術治療主要以瓣膜置換或修補手術為主;所謂瓣膜置換就是將病變的瓣膜剪下,換上新的人工瓣膜;瓣膜修補手術是指將病變的瓣膜保留,只針對有問題變的瓣膜結構加以修補。目前瓣膜的手術方式又分為以正中胸骨切開之傳統開刀及避開胸骨的微創手術兩種方式。
* 除了上述外科的瓣膜手術外,針對年紀大、風險高不適合接受傳統開心手術的病人,可以利用類似心導管的做法,從鼠蹊部血管或其他較大的血管,經由血管腔內植入新的主動脈人工瓣膜於原本狹窄的瓣膜處,改善病人主動脈瓣膜狹窄;或一樣經由血管腔內送入特殊設計的瓣膜夾,夾緊鬆脫的二尖瓣膜以改善二尖瓣膜逆流的狀況。
   本院心臟內外科團隊,陸續成功地使用經導管瓣膜手術治療超過80歲的高齡病人。不論是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或是經導管二尖瓣(修補)夾合術,術後病人的運動耐受力及生活品質均顯著地提升,證實以低侵襲性的治療在體力較弱的高齡病人是未來的趨勢。
      有鑑於此類瓣膜病變的病人,常常需往返於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的門診及檢查單位,對於高齡的病人尤其不便。本院特地整合心臟內科及外科經導管瓣膜手術的團隊,開立「心內外瓣膜整合特約門診」,病人來一趟醫院即可在同一診間,得到心臟內科及外科醫師的看診諮詢,並可於看診當日安排心臟超音波的檢查。不過因單一病人看診時間較長,需要透過專線電話預約時間。有此需求的病友可透過以下諮詢電話詢問: (02)7728-1099
 

 
 
經導管微創二尖瓣膜修補手術示意圖
 
 
 
 

 
心臟內、外科整合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