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衛生主管機關及醫療院所都在陸續推動「衛生教育」(簡稱衛教)。因為許多疾病常是慢性的,如:高血壓、糖尿病或是氣喘,除了醫生的用藥之外,轉介至後續的衛教門診中,透過專業的衛教師指導,也是  疾病照護和健康促進成功的重要因素。我曾有個氣喘小病人,因疾病嚴重需使用氣喘吸入劑,開了藥也指導了家屬如何使用,但經過一個禮拜後回診,家長質疑我說:為何我的小孩還是一直喘?於是我請他們在診間操作一次給我看,發現家長根本連蓋子都沒打開,就這樣錯誤的用了一週!聽起來雖然離譜,但卻是真實會發生的事!細問一下才發現,大人跟兒童的衛教最大的不同,就是當你在跟家長衛教時,孩子們根本無法靜下來,間接也造成家長聆聽上的困擾,與衛教的無法百分之百落實。
透過數位化互動衛教,活潑生動更能傳達
      傳統上,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運用傳統的面對面方式口頭衛教、紙本衛教單張、衛教CD及電話來進行衛教,但這對活潑好動的孩子們來說,太無聊了!如何能透過硬體環境的改善,來減低孩童對於醫療環境上的不安全感與焦慮呢?又如何能透過數位化互動衛教設備幫助家屬與孩童在衛教諮詢時,能有更好的健康資訊傳達與效果呢?  
  
      目前隨著科技進步,電子教學、數位互動世代的來臨,亞東醫院近年也都積極走向E化的服務,為了能有效快速且精確地把數位化的衛教內容提供給有需要的廣大民眾並進一步照護民眾健康,大家可以發現院區中有非常多的多媒體影片衛教及資訊看板,結合各科的醫療特色、對衛教的需求、規劃發展或是來分享最新的醫學資源與衛教知識。但帶著孩子的家長,常常得雙眼盯著孩子的動向,避免孩子跑丟或是因奔跑而受傷,如此如何能好好地聽衛教師專業的講解呢?
       常見到的狀況要不忙著抓小孩「有聽沒有懂」;或是聽的「零零落落」,落掉一堆重點,所以現在小兒部結合現有兒科門診衛教室的空間,增加了數位化資訊衛教及孩童的互動教學。我們有配備兩台觸控式螢幕電腦,連結一些網路上的衛教資源,如台灣氣喘諮詢協會(TAC,Taiwan Asthma Council)中的兒童館,如果是大孩子,會有互動教學,譬如循序漸進先讓孩子透過影片了解過敏,最後他可以在互動遊戲中限時找出家中可能藏有過敏原的地方,讓孩子可以在遊戲中學習,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至於如果是懵懂未知的小孩,我們也有類似仿間「打地鼠」遊戲,不過我們是「打塵」!讓小小孩可以藉由遊戲消磨時間,讓家長們好好地聽衛教。如此運用兒童友善醫療在兒科衛教門診中,來降低孩童對於在醫院時的排斥及恐懼感,也增加衛教之有趣性!
 利用動畫及小遊戲更能吸引小朋友達到氣喘的衛教知識
       如此一來,利用小朋友喜歡多媒體及愛玩的特質,利用動畫及小遊戲取代枯燥乏味刻板教條式的衛教方式,讓孩子們可以一邊看衛教動畫,一邊輕鬆學習氣喘知識,並透過輕鬆的互動打擊塵遊戲,來吸引小朋友在遊戲中,深刻學習到如何照顧自己的知識,而增進兒童健康。這不僅是全國的創舉,也更能增加孩童與家長之間的互動與相關衛教。未來我們的目標是也希望從教育這塊開始,會陸續放上其他相關的教育數位教材,包括吸入藥物使用影片等,讓這套數位化資訊衛教系統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同時為了環保,未來也會希望盡量將衛教單張數位化,以掃描QR code方式,讓家長聽完後,不必帶回一大堆紙張,也能將這一些無法在一時半刻了解清楚的資訊帶回家,詳細研讀,在下次看診或衛教時再進行討論,想必這對健康促進與疾病改善又會更往前邁向一步!
      下次來到兒童門診,有任何衛教問題,別忘了進來衛教室,體驗一下我們的互動遊戲喔!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飛速,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衛教是要戴上3D眼鏡或是透過虛擬實境VR來操作,甚至是會看見「衛教機器人」,穿梭在我們的診間之中,與我們打招呼呢!



 
 
 
 
 
利用動畫及小遊戲讓孩子們可以一邊看衛教動畫及輕鬆學習氣喘知識,並透過輕鬆的互動打擊塵遊戲的知識,而增進兒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