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猝死症」就像是神祕的寶寶突發危及性命事件,常發生在冬季,並可能是多重因素的結果,不了解的人常認為是保母過失、虐待寶寶、醫師誤診或藥物的錯誤服用。
  大部分嬰兒猝死發生的時段在午夜及清晨之間,因此被認為與睡眠有關,但因為對正常的嬰兒而言,睡眠本就佔了一天中絕大部分的時間,所以此點不易證實,可能的原因為,在睡眠時,嬰兒上呼吸道的肌肉放鬆,導致呼吸道塌陷以致阻塞,使呼吸的阻力增加,而演變成窒息及死亡的情況。
  
睡眠的姿勢對嬰兒而言十分重要
  俯睡的嬰兒睡的較為沉穩,肢體動作較少,所以容易忘記呼吸及掙扎,而出生於4個月內的嬰兒因為肌肉的力量不足,尤其是頸部肌肉,而嬰幼兒的身體比例中,頭部的比重佔最大,所以當口鼻被棉被或枕頭等外物遮蓋時,也不易靠自己的力量將臉移開,即使是哭喊掙扎也很短暫微弱,成人不見得能及時發現。因此在寢具的選擇上父母應注意,不要讓新生兒使用過軟的床墊和枕頭,由於新生兒的頭部佔身體絕大比例,當枕頭或床墊過軟時,容易造成頭部凹陷而阻礙呼吸的情形,增加嬰兒猝死的機率。有些父母會擔心寶寶頭部吹到風,因此在他睡眠時會給寶寶戴帽子睡覺,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帽子可能比棉被、毛毯等披蓋物更容易在睡眠時阻礙寶寶的呼吸,因此最好不要讓寶寶戴著帽子睡覺。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自從西方人提倡讓新生兒仰睡後,大幅降低了嬰兒猝死症的發生,並且即使將新生兒採取側睡,也沒有仰睡預防猝死症的效果來的好;即使新生兒口鼻有分泌物,採取仰睡也不會被嗆到;而早產兒在醫院護理時雖然是採取臥睡姿勢,回家之後也會建議仰睡比較安全;如果家中的嬰幼兒已會翻身,則需要大人在旁監護,不要讓寶寶單獨的俯臥睡覺。
穿太多也恐釀猝死
  寒流來襲氣溫下降時,室內多半會使用暖氣,或讓嬰幼兒穿較多的衣物保暖,但偏高的溫度會使寶寶有如再度回到母體的子宮一般,容易抑制寶寶自發性的呼吸功能。因此在嬰幼兒的睡眠環境中,家長應注意室內的溫度不要過高,也勿讓寶寶穿著太多衣物,否則一樣會造成溫度過高的問題,如果媽媽將手伸進寶寶衣服內,發現寶寶背部流汗,就代表溫度太高;若寶寶手腳冰冷,就代表應該添加衣物。同時我們建議同室不同床,因為與寶寶同床共眠時,自己的身體或是厚重的被褥、毛巾壓住了寶寶的臉部,在無意中妨礙了寶寶的呼吸而不自知。
最後小叮嚀
  雖然不見得每個嬰兒猝死的個案都有遺傳問題,但在某些家族中「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機率確實比較高。不只是早產兒,若新生兒出生體重過輕,或有生長遲緩現象者都較易發生猝死現象。此外,若寶寶平時有突然發生如:嗆到、停止呼吸、臉色發黑、全身發軟等較特別的狀況,表示發生猝死的機率較高,雖然這些症狀可能只是暫時性的,一下就會好轉,也應該將寶寶送至小兒科檢查。由於母乳,含有多種對嬰幼兒有益的物質,因此建議媽媽們哺育母乳給寶寶強健的體質與抵抗力,同時減低嬰兒猝死的機率。